圖/大好書屋提供
文/申紀律
南韓諮商心理師申紀律在心靈治療、冥想、自我開發等各領域中,從事教育、諮詢、授課與生活指導等工作。他認為,面對合不來的親人、朋友與同事,如果無法絕交,就要找到與對方「共生」的方法。
在白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上,住著一隻很特別的鳥,一個身體同時長著兩個頭,牠正是傳說中的「共命鳥」。其中一個頭叫做「迦嘍嗏」,另一個頭叫做「優波迦嘍嗏」。
迦嘍嗏和優波迦嘍嗏會輪流睡覺,一個如果睡著,另一個便醒著。當迦嘍嗏入睡時,優波迦嘍嗏會醒過來並飛向天空;換優波迦嘍嗏休息時,迦嘍嗏則睜開眼睛開始高聲歌唱。
共命鳥的傳說
某一天,優波迦嘍嗏在睡覺時,迦嘍嗏將自己找到的美味果實全部吃掉,因為牠認為牠們兩個是一體同生,就算獨自享用也沒關係。然而,得知這個事實的優波迦嘍嗏卻產生難以忍受的背叛感,為了報復迦嘍嗏,牠找到有毒的果實並吃進肚中。
後來,果實裡的毒素慢慢在體內擴散,看著中毒而亡的迦嘍嗏,優波迦嘍嗏臉上浮現了微笑,即便知道一體同生的自己也必定會死,牠也在所不惜。
每次想起共命鳥的傳說,我都不禁想像,如果牠們能跟彼此分享各自經歷的世界,並由此產生共鳴,結局又會如何呢?這麼一來,共命鳥也許就不會爭吵,而是會用美麗的嗓音為彼此歌唱。雖然我為牠們的死亡感到惋惜,另一方面我卻覺得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其實與無法產生同感的共命鳥十分相似。
全都彼此相連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共命鳥的故事,那或許可以用「2-1=0」的算式來表達。數字2,象徵著「我和你」組成的關係;減1,則表示我將不喜歡的人事物去掉,也就是將跟我性格不合、態度不佳或難以溝通的無數個「你」,果斷地排除在人生之外。每當這麼做的時候,就像拔掉嘴裡的蛀牙一樣,雖然能感到一時的痛快和輕鬆,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自己像共命鳥一樣,慢慢地從他人的心中被抹滅掉了。
特別是在人際關係裡,這種情況經常會反覆出現。討厭的對象消失了,縱然會出現短暫的快樂時刻,卻也要面臨心靈秩序崩潰的危機。因為即便此時認為那個人是一個令人反感的對象,但在人生的漫長歲月中,當你再度回頭思考關於那個人的一切時,你就會明白他出現在你身邊的意義。最後你才領悟到,正是因為他的存在,你才能遇到各種好事和機緣。
所謂的「關係」,並不像學生時期的考試那樣,只要答對既定的標準答案就能得分。想在考試中拿下高分,只要將唯一的正確答案找出來即可。如果你認為關係的問題也是只有一個正解的話,那麼你必定會在這場考試中名落孫山。
在關係裡,你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並試著去理解每個人都有各自認定的正確答案,但其實一切都沒有正解。如此一來,一樣糾纏不清的關係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本書摘自大好書屋出版《給無法輕易絕交又想活得更自在的你:諮商心理師教你不傷人也不受傷的人際關係學》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