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推廣瑪爾馬族文化 並爭取教育機會 獲MIT錄取 孟加拉研究生 守護瀕危原住民語言

編譯/韋士塔  |2023.08.05
3795觀看次
字級

編譯/韋士塔

來自孟加拉的烏肯(Rani Ukhengching Marma)是麻省理工學院原住民語言倡議(MITILI)研究生,對她來說,保護瑪爾馬族(Marma)的語言,就是保護她所屬族裔的文化及傳統智慧。

烏肯的國籍是孟加拉,更準確的說法則是孟加拉的瑪爾馬族。瑪爾馬族的人口約為20萬,是孟加拉最大的原住民族群之一,但該國的語言及文化,以孟加拉語及相關文化為主,瑪爾馬語正面臨式微甚至消失的危機。

烏肯肩負提升瑪爾馬族與拯救瑪爾馬語的使命,她表示:「我是孟加拉公民,但我的血統有更大一部分是瑪爾馬族。保護瑪爾馬族,不僅限於語言本身,因為語言和我們祖先的土地、文化、智慧密不可分;語言是我們原住民身分的重要一環,如果捨棄這個部分,我們就不再是瑪爾馬族人了。」

為了保護一些可能消亡的族裔,MIT的語言學及哲學系開設了MITILI碩士學程,烏肯則成為孟加拉第一個參加這項學程的原住民。

根據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United Nations Permanent Forum on Indigenous Issues)的數據,原住民在全球人口的占比雖然不到6%,但在全世界總共約6700種語言,原住民使用的語言就超過了4000種。

殖民行為、現代化衝突已威脅原住民語言的存續,但在軍事、經濟、宗教或文化壓迫,以及政府保護措施不足的情況下,原住民的語言可能逐漸消失。

烏肯出身的地區位於孟加拉的吉大港山區(Chittagong Hill Tracts),此區位於孟加拉、印度及緬甸的交界處,有許多不同語言、宗教的少數民族居住於此,是孟加拉文化最多元的地區之一,瑪爾馬人自1500年代開始就在此區生活。

吉大港山區歷經英屬印度統治、獨立戰爭以及土地、身分爭議,數度爆發衝突,也影響原住民的文化傳承;烏肯表示,過去在孟加拉上學時,她沒有機會使用瑪爾馬族的語言學習、閱讀或寫作,語言障礙也讓原住民難以獲得適當的教育機會;此外,政治、社會及經濟問題,更迫使吉大港山區的許多原住民兒童輟學。

烏肯說:「以我出身的地區來說,麻省理工學院已經超出夢想的範疇。鮮少有原住民有到美國或其他國家接受高等教育,我們從小就面臨許多障礙。」

烏肯在孟加拉亞洲女子大學(AUW)拿到公衛學士學位,後來也持續進修,並協助瑪爾馬族領導人與政府或非官方機構合作,例如:為大學招聘更多原住民學生,並且為他們爭取獎學金。

烏肯的熱情以及為瑪爾馬族做出的貢獻獲得認可,也被MITILI錄取;她表示:「我已經意識到自己肩負的重責大任。我是瑪爾馬族的年輕女性,是整個族群的代表;我的同胞向我求助,是基於對我的信任,我有責任拯救我們的文化和語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