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與林澄杉(右)、游阿品賢伉儷合影。二人皆為退休校長,是精進熱忱的佛光義工,榮膺「佛光楷模」。圖/資料照片
文/林澄杉(國際佛光會蘭陽教師分會督導、宜蘭縣凱旋國小校長退休)
躺在洗腎病床上,我安於「與病為友」。
星雲大師畢生受病痛的折磨,都以樂觀、堅忍的態度挺了過來,我這點小病痛,又算得了什麼?
跟隨星雲大師三十多年,那一年,大師在佛光山蘭陽別院與信徒接心,我坐在座位後排,遠遠聆聽大師「老二哲學」思想的落實,我滿心感動,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和大師接觸,也是我人生的重大改變。
在佛光山人間佛教讀書會暨蘭陽人間大學佛學課程中,閱讀大師的著作,聆聽無數次講座,我了解大師畢生走過無數的困境,但都以佛法對治,並且從宜蘭作為弘法的起點,創造了佛教史上許多的第一;而後到高雄,以一念慈悲開創了佛光山;退居後,更走遍世界五大洲弘揚人間佛教,我深深體悟到大師「三百歲」的人生觀。
以文字般若 弘揚人間佛教
本著「媒體救台灣」的精神,星雲大師在2000年4月1日,創辦了《人間福報》,這是一份真、善、美,多元且適合全民閱讀的報紙。躬逢其盛,我成為《人間福報》的忠實讀者,並參與人間通訊社「新聞寫作暨攝影」培訓,將視角伸入各個角落,以文字般若追隨大師的腳步,弘法利生。
每周一、三、五下午,四個小時的洗腎時間,是我收看《人間衛視》的定課時間:從《創意多腦河》節目,我見識到人們腦力的開發,和孜孜不倦的奮鬥精神;從《青春進化論》節目,讓我體認年華不空過,努力趁少年;從《名人書房》節目,更讓我慚愧此生書讀太少。而「靈山在心頭/佛在人間走/對每個人都要惜緣/不要把歉疚留到來生」這段歌詞,更讓我淚流滿面。
上山下海 快樂弘法
跟隨著我的同修參加人間佛教讀書會,從蘭陽別院社教課程、宜蘭監獄弘法佈教,到「一社區‧一蓮花」;從「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到校園生命教育、品格教育講座,我這個背著手提電腦,手上拎著放映機的「快樂書僮」上山下海,是人間佛教的信仰者,也是實踐者,是我生命最快樂的時光。
參加「1953佛光歌詠隊」,也有十餘年的時光,曾在佛光大學、佛光山福慧家園、大安森林公園等地巡迴演唱,也曾到過菲律賓、日本、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以「音聲」弘法,將「人間音緣」歌曲傳唱世界五大洲。
當2016年5月14日,在佛陀紀念館舉行「萬人歌頌偉大的佛陀音樂會」時,面對著坐在正前方的大師,我看到他老人家聽得感動,頻頻拭淚。六十多年前,大師騎著腳踏車,帶領宜蘭青年在下鄉弘法歸來的片刻,目睹滿天星辰,一首〈弘法者之歌〉,讓他有感而發,也唱出我們充滿自信與為教護教的宏願。
大師的斜槓人生,以「一筆字」透視勤奮、慈悲的人格特質,讓我們看到他為道為教的心,佛光山以四大宗旨,致力人間佛教: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大師的心願,我們亦步亦趨,緊緊地跟隨著。「處世無畏、和平共存」,大師的精神和典範,永存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