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你看過用中藥製成的紙嗎?據統計,台灣中藥業每年生產出上千噸的中藥殘渣,為讓這些殘渣循環再利用,中國醫藥大學立夫中醫藥博物館與廣興紙寮合作,發揮巧思將黃耆、當歸、紅花等富含纖維素的根、莖、葉,製成獨特的手工紙與宣紙,即日起至十月三十一日在博物館展出「紙有中藥、殘渣密碼」特展。
中國醫大校長洪明奇表示,隨著疫情過後,國人使用中藥的頻率提高,中藥渣產量也跟著增多,如何讓中藥渣用途更多元,亦是永續生活一環。
校方表示,此次展區共分為三大區,第一區為造紙技術介紹;第二區則展出二十種中藥紙,並細分為永續系、嗅覺系與視覺系等不同面向,同時還展出書法家以中藥渣宣紙揮毫的書法作品;第三區為中藥手抄紙DIY體驗,讓民眾自己動手做出獨一無二的中藥渣紙,不僅能保留中藥香味,還能感受古代蔡倫造紙樂趣、達到環境永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