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夫婦 37年守護母親河 |2023.08.01 語音朗讀 80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37年來,盧錫永、冉茂英夫婦分工合作,守護烏江環境。圖/新華社37年來,盧錫永(圖後)、冉茂英夫婦分工合作,守護烏江環境。圖/新華社盧錫永(右)、冉茂英每天駕船,打撈漂在水面上的垃圾。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烏江是中國大陸貴州省第一大河,以流急、灘多、谷狹聞名,居住在貴州甕安縣豐岩村的盧錫永、冉茂英,從小在烏江邊長大,對當地民眾而言,烏江是母親河;盧錫永、冉茂英以開渡船維生,沒有人渡江的時候,夫妻倆就主動清理烏江邊上的漂浮物,同時向村民宣傳環保理念。盧錫永、冉茂英巡河護河,甘願當烏江的義務清潔工和環保宣傳員,至今已37年;當地十多名村民在他們的號召下,加入保護烏江的志願行動,夫婦倆表示:「要像愛護自家院壩一樣,愛護好烏江。」夫妻合作 守護河川生態在江邊與朋友玩耍、農忙和父母取水灌溉、閒暇纏著長輩學開船,盧錫永從小與烏江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他的記憶,小時候的烏江水清岸綠,後來垂釣、養殖的人多了,垃圾也跟著變多,他開始沿著河道清理垃圾。1986年,盧錫永和冉茂英結婚後,他邀請妻子加入撿拾垃圾的行列,每天一大早,他們就會穿上紅色背心,拿起鐵鉗、背著竹簍,清理岸邊的包裝袋、廢紙、塑膠等,隨後,由盧錫永掌舵、冉茂英打撈,撿拾水面上的垃圾;冉茂英在盧錫永的影響下,只要看到漂在河面、散在岸邊的垃圾,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就像看到自己家裡有垃圾一樣。為了改善生活,盧錫永2006年當起擺渡人,每天往返相距15公里遠的渡口,只要看到水面上有垃圾,他就會將其打撈上來;2008年構皮灘水電站建成後,烏江水位上漲100多公尺,有處形成「洄水灣」,許多垃圾因水流匯聚在此,隨著潮漲、潮落,垃圾隨之顯現,夫妻倆便會動身,將藏在雜草、石頭縫的垃圾全部清理掉。2017~2018年,可說是他們最忙、最累的時候,那時正值養魚箱網拆除,大量箱網廢品順流而下,還有垂釣民眾遺留的垃圾;不管是頂著烈日或寒風,他們堅持定期到河邊巡視,每天駕船奔波,撿起箱網、鐵桶等近600公斤的漂浮垃圾。「箱網拆除後,烏江水質日漸好轉,變化看得見、感受得到。」雖然辛苦,但盧錫永和冉茂英覺得自己的付出值得。感動人心 村民組隊加入 過去大多以焚燒、掩埋來處理垃圾,對環境有一定影響,盧錫永便建議當地海事處購買垃圾箱,只要垃圾箱一滿,他就會打電話通知車輛進行清運;夫妻倆對烏江的貢獻有目共睹,2022年獲貴州省「最美河湖衛士」及第4度「貴州好人」,盧錫永表示,「我是一個農村人,我都成習慣了。我會把這個事情做下去,讓家鄉環境愈來愈好。」如今,年近6旬的夫妻倆已不再靠擺渡貼補家用,但仍堅持駕駛自家小船往返兩個碼頭,巡視、清理江面,盧錫永說,「我沒有感覺到累,看到河乾淨了,我心裡很高興。」夫妻倆的堅守,感動了許多村民,他們組成垃圾清理小隊,共同維護烏江的生態環境,隊員盧增強表示,「大家把這些垃圾撿了、空氣好了、衛生乾凈了,人來這裡也會舒服點,我們這些老年人也是為了下一代更好的生活而奮鬥。」 前一篇文章 東奧後首冠 麟洋配稱霸日本羽賽 下一篇文章 COP28餐飲以蔬食為主 史上首次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3【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4【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5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6【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7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8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9社論--勞退新制亟待改革2025.07.05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川普:8月1日開徵關稅不延期 藥品恐飆200%屋頂綠革命 城市串聯永續 川普公布14國新關稅 台未入列丹娜絲重創南台灣 2死逾635傷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輕颱丹娜絲今明風雨最大 6縣市今停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