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委會於「2023亞洲生技大展」設置「農業科技館」,展示試驗改良場所、農業科技研究院以及與國內大專院校合作之最新研發成果。圖/行政院農委會提供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行政院農委會於「2023亞洲生技大展」設置「農業科技館」,展示試驗改良場所、農業科技研究院以及與國內大專院校合作之最新研發成果,包含因應氣候變遷培育之水稻、大豆等植物新品種、可改善動物腸道菌相的「機能性蠶蛹應用於伴侶動物飼糧之產品開發」技術等。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指出,因應近年來氣候變化加劇,農業科技至關重要,研發重點除聚焦於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促進動植物的健康,亦將農業副產物循環再利用,減少對於自然環境的危害。
今年農業科技館以「動植物健康」為主軸,規劃「植物栽培‧安全生產」、「動物飼育‧精準健康」、「人工智慧‧跨域應用」及「產業創新‧量能躍升」4大主題專區,展示涵蓋農林漁牧與動植物防疫檢疫之創新技術及產學研跨域合作成果。
為展現農業科技商品化之研發能量,現場展示農業科技研究院成立之農業科技產業化服務平台,提供農業研發成果商品化、事業化、產業化及國際化之多元服務,亦有農委會農業科專計畫展出學研單位及業界合作成果,以農業業界科專為例,政府每補助1元,平均可帶動業者直接投資1.55元,創造7.94元產值,本次由巨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日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及百恩營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該公司具農業科技產業化效益之計畫研發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