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慧文
母親退休後更忙碌了,她參加老人大學開辦的國畫班和歌唱班。在歌唱班,母親重溫了少女時代參加合唱團的樂趣,家裡常可聽到母親的歌聲;在國畫班,母親是熱心的班長,保管老師的畫稿供同學們臨摹、收繳班會、舉辦聚餐聯誼……忙得不亦樂乎!
母親喜歡畫山、畫水、畫花鳥,特別是牡丹花畫得真好,常有同學跟她邀畫,年節時現場揮毫,民眾更是爭相排隊向她索取作品。在老人大學,她有了許多老同學,分享生活中的智慧,玩起了手機,建立群組,學年輕人賴來賴去,傳達資訊,發早安長輩圖,生活變得多采多姿。母親常約父親和老同學們一起踏青郊遊,一路上分享各自準備的食物,挑選歌曲歡唱、歡笑,到了景點拍照留影,一群老同學返老還童,期許人生不要留白。
研習班期末的餐敘,更是了得,老同學各顯神通,端出拿手菜分享美食、切磋手藝。母親常說,有老同學真好!雖然難免得面對人事凋零的感傷,但也更珍惜學習時間的相聚,老同學成了老友,也成了兄弟姐妹。
研習課程之餘,母親到老人安養中心當義工。由於外祖母老年寄居安養院時,母親平日要上班、照顧家庭,她一直遺憾未能陪伴老年的母親。所以退休後,加入了安養中心的義工行列,陪老人家們到庭院晒晒太陽、聊聊天,把對母親的思念,化為溫馨的服務。母親不在乎義工點數,她藉著照顧老人家療癒自己,了悟不一樣的年齡要有不一樣的心境,退休後,能走能動才會有不老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幸福!
母親的人生下半場樂齡樂活,身邊不再只有職場上的同事,朋友更多了,生活也更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