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簡玲
文/簡玲
離開不朽的博物館,所有詞義混淆模糊之際,滿山煙雨跟著我回家。
請原諒,我拋去辛辣白洋蔥黃洋蔥紫洋蔥,獨愛藍境。石榴一貫熟睡的豐滿是百子多福的姿態,層層纍纍的藤蔓牽繫舟楫過海,捲起片片靛藍浪潮的唐宋。
桌案鋪陳的茶巾剛剛點醒天青的光譜,你渡海重複母題的盛世,變身,飄洋帶你而回,鈷藍料亮拔起貴族深沉的血統,雨的午後,層次的黑森林置入幽冷闃寂鏤空盤,日晒的杯口輕綻淺中焙果香。
一顆小皮球,行為非常藝術,他伸出指尖戳動字詞與字義的困惑,不是洋蔥也不是青色,青與藍,因此發出回音。
啊!破了。
青色煙雨碎落一地,蒼白的Blue Onion淚如雨下。杯底伸出一把藍色交叉的劍,正要痛擊不知所措的小男孩,男孩大喊:Blue Danube!Blue Danube!
世界不斷被模仿,那條哭泣的藍色多瑙河,突然從碎片裡安靜下來。
註:17世紀歐洲熱愛收藏中國青花,探究燒造方法,中國的石榴圖案被西方人誤為洋蔥,仿以鈷料繪製的瓷器,稱為「藍洋蔥」。全世界有幾十家的瓷窯,都有其仿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