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生紅過夏」為主題,將於今年9月23日盛大開展,設計師馮宇以「經典風景」及「非日常視角」帶出島嶼的色調與韻律。圖/文化總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將於9月23日開展,今(19日)天公布策展主題「生紅過夏」與主視覺,再度聘請首屆的視覺設計團隊IF OFFICE 馮宇以非日常視角,呈現七組馬祖日常俯拾皆是的美景,提煉出馬祖專屬的顏色,作為主視覺的色彩基調;且特別邀請出生馬祖的當代書畫名家陳合成,以柔中帶剛的書法筆觸,詮釋今年的主題字。
共同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指出,「生紅」是指圓糯米、麴菌與井水入罈發酵,成為桃紅色澤的佳釀階段;而「過夏」則是敘述生紅歷經細心呵護、安然度過夏季淬煉的歷程。
連江縣縣長王忠銘表示,如果第一屆藝術島是「生紅」,第二屆藝術島就如同「過夏」,就像在如寶石般綻紅的基礎上,歷經考驗淬煉,到了再度發光發熱的時刻。而「過夏」更呼應著藝術融入風土交會的環境、走入常民家戶,成為眾神應許的庇佑、成為馬祖人共同的呵護,進而與馬祖合而為一的過程。這次很開心邀請到馬祖出身的書畫家陳合成以書法作品加入主視覺的創作,展現出馬祖島嶼的生命力與韻律,猶如翻湧的浪潮,帶領觀眾進入充滿活力與動感的藝術世界。
文總秘書長李厚慶也強調,本屆主題「生紅過夏」呼應了藝術醞釀發酵的過程,這個過程遠遠不只一個夏天,而是數百年來,先民以漁以農,以及戰地政務時期留下來的文化資產,透過藝術及設計的手法轉譯再生,再經由藝術島釀成藝術的展場。以五屆十年為尺度進行思考的馬祖國際藝術島,不只是地景的妝點,更要作文化治理的酵母,承繼無數個夏天的島嶼釀,重釀一罈以十年為度、生紅過夏的藝術豐饒佳釀。
馮宇表示,這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的主視覺,延伸了首屆藝術島「尋找經典馬祖風景」的設計思路並加以轉化升級,以四鄉五島中,七個馬祖珍貴並具代表性的日常風景為基礎,包括南竿養殖業的海上浮球、芹壁聚落的壓瓦石、津沙海灘、東莒的東洋山峭壁以及東引一線天等,透過知名攝影師鄭鼎非日常、非一般的獨特視角,呈現出既熟悉、又新穎的馬祖印象切片,進而型塑成一個完整的島嶼篇章。再透過從山到海,從傳統文化到建築群像延伸提煉出的馬祖專屬色票,搭配直式的主題字設計,以跨越影像和色塊的排列方式,象徵著「生紅」到「過夏」的時光律動和序列,並以多元的色彩呈現豐富多樣的風景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