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遊戲邊創作 「我用身體畫座島」展登場 曹麗蕙 |2023.07.12 語音朗讀 9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許庭甄作品《留給大海》。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透島影業攝影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桃園市立美術館旗下的兒童美術館,即日起推出「我用身體畫座島」展覽,由新生代策展人林裕軒邀請6組藝術家,以遊戲及參與互動式的創作計畫,帶領孩童在暑假期間以共同觀察、體驗,開啟運用身體寫生的多種可能,展期至10月1日。彭奕軒作品《白板寫生》。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透島影業攝影 林裕軒表示,展覽概念源於「寫生」,用身體的不同感官來觀察並記錄周遭環境,「藝術的創造本來就不僅只於圖像,才會在這檔展覽希望以更有空間感與身體感的方式策畫。」涂維政《方舟博物館-遺跡化石系列》。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透島影業攝影 展覽與六組藝術家合作,邀請民眾打開感官,將自己的身體化身為繪畫的工具,共同造景。例如許庭甄的創作《留給大海》,使用科技材質「感溫變色材料」打造一座海邊的風景,親子觀眾可以運用身體的溫度,為這片海景增添不同色彩;彭奕軒《白板寫生》,邀請孩童將風景畫在白板牆並與白板機器人互動,來表現隨時會消失的景色。湯雅雯與魏柏任作品《曾經來過》。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透島影業攝影 涂維政《方舟博物館-遺跡化石系列》,撿拾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將它模仿化石的樣貌,拓印到人造石上,藏進如電線般日常物件,就像是留給未來的當代奇景;湯雅雯及魏柏任的《曾經來過》,在美術館在展場中搬進一座巨大洞穴,引入大自然聲響,邀請孩童以「雕塑拼圖」合力造景。段沐作品《Mono》。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透島影業攝影 段沐作品《Mono》則是透過VR設備,鼓勵孩童進入虛擬世界中的身體驚豔,在數位空間中任意地創造畫面;郭奕臣《The Face of Time時代的消像》透過英雄和卡漫角色貼近孩童,展出在紐約的時代廣場的街頭觀察,連結起孩童的變裝經驗。郭奕臣《The Face of Time時代的消像》。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透島影業攝影 前一篇文章 新冠疫情恐再起 專家推估是這原因 下一篇文章 板橋幼兒園餵藥案偵結 全案不起訴處分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05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6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42025.08.0108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9MLB季中交易大戲 比智慧拚膽識2025.08.0110多閱讀能改造人生2025.08.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澎安9號警艇 投入海上治安雷虎小組換裝 第6代勇鷹接棒美商無法及時交貨 海鯤艦光電潛望鏡是「借」的野柳鐵塔鏽蝕 急封步道台若遭封鎖 天然氣10天耗盡工具機業 關稅海嘯第1排 作者其他文章史學泰斗許倬雲辭世 享耆壽95歲關西世博We TAIWAN 台灣繪本展開跑星雲大師全集、墨海春秋 互贈典藏翠玉白菜9月出差捷克 小白菜姐妹代班南美館再現福爾摩沙時代之美漫畫博覽會開幕 15萬人搶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