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難耐 7月236人熱傷害送醫 |2023.07.09 語音朗讀 121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近日天氣高溫,出門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2點時間, 即使宅在家也可能發生熱傷害。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全台持續高溫籠罩,平均氣溫35度以上,即使宅在家也可能發生熱傷害。國健署統計,今年7月才到第二周,就已有236人熱傷害送醫,逼近5月整月的242人次。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表示,近日因熱傷害前來就醫的民眾明顯增加,民眾夏天出門要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2點的時候外,也可以自己泡菊花茶、荷葉茶,或請中醫師調配適合自己的清暑益氣湯,避免中暑。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去年6月因熱傷害就醫人次有280人次,不過今年6月直飆517人次,天氣愈來愈炎熱。國健署今日公布最新統計,截至7月8日止,熱傷害就醫人次共236人,逼近今年5月整月的236人次。衛福部國健署統計7月熱傷害就醫:7月1日16人次、7月2日24人次、7月3日22人次、7月4日40人次、7月5日35人次、7月6日25人次、7月7日3434人次、7月8日36人次。圖/unsplash詹永兆表示,近來天氣炎熱,因為身體暑熱難耐而前來就醫的民眾明顯增加,其中最常見的症狀為,頭暈、頭漲,或因為肚子脹氣導致食不下嚥,都是相當典型的中暑症狀。「熱會消耗元氣,調整腸胃非常重要。」詹永兆說,天氣熱會導致腸胃蠕動不順暢、沒胃口,中醫師會依照民眾體質不同,調配「清暑益氣湯」、「藿香正氣散」或其他消暑熱的方劑,幫助民眾補補元氣。夏日的飲食、作息方面,詹永兆也建議,水分、蔬果類要多補充,睡眠也要充足,民眾外出時要避開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2點一天的時候,若要運動盡量早一點、晚一點的時間進行;自己沖泡「菊花茶」、「荷葉茶」都相當消暑,若要補元氣也可以加點「黃耆」,讓元氣補足不會成日昏昏沉沉。圖/unsplash詹永兆提醒,夏天的水果中荔枝、龍眼都比較燥熱,酌量進食,「瓜類」是相當好的夏日選擇,可以多吃「蒲瓜」,喜歡喝湯可以喝「絲瓜湯」,水果可以選擇「香瓜」、「西瓜」;但也要注意,常有民眾過度貪涼吃太多西瓜,導致腸胃受傷,也建議加點溫熱性的食材,例如絲瓜湯內加點薑,消暑又暖胃。國健署則提醒,長輩較難適應突然的溫度變化,同時也常伴隨有讓身體對於熱反應產生變化的慢性疾病,一旦長輩不愛喝開水或因正服用影響身體控制體溫或出汗能力的處方用藥,造成體內熱能無法順利排除時,若持續處於不通風又高溫的居家環境,尤其是住在頂樓,加上若捨不得吹冷氣,更容易發生熱傷害,務必要特別小心。 前一篇文章 MLB/台美混血卡洛爾再見安 創大聯盟菜鳥紀錄 下一篇文章 籃球/交手日本代表2連敗 中華男籃2戰輸58分 熱門新聞 01新營講堂關懷長者 捐贈吉祥米2025.08.2802獨處不孤獨 佛教、天主教攜手找解方2025.08.2703南非杜省公會參訪南華寺 認識中國茶文化2025.08.2804【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螳螂校長和他的動物學伴軍團2025.08.280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22025.08.2706寄生上流布穀鳥2025.08.2807洛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軍人家庭2025.08.2708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法水寺首辦2025.08.2809AI取締未繫安全帶 10個月5060件2025.08.2710全台失智症破35萬人 運動控制三高降風險2025.08.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鯤號、小神盾 建造計畫延宕白上街頭走讀 訴求司改爆推擠美參院軍委會主席訪台 拜會賴總統賴喊黨團改選 柯總召不保對等關稅不明朗 車市買氣急凍機器狗出任務 巡檢北市窄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