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年輕時腦中風,造成左手、左腳不便的台南縣東山鄉民趙文榮,藉由登山復健,並單手披荊斬棘,闢建4條登山道,以堅毅不拔的精神創造出一頁山中傳奇。山友感謝其付出,以他的外號「趙公」為山道命名。
趙文榮原本在外地從事錄影傳播工作,經常熬夜、大吃大喝、抽菸、喝酒,34歲腦中風,造成左手無力、左腳行動不便。趙文榮說,試過各種中西醫療法都未見起色後,改以生機飲食、登山做治療及復健。
回到東山鄉老家的趙文榮,每天到關子嶺爬海拔1千多公尺的大凍山,一般上山行程是1個小時,他要花上2個多小時。連續走了5年後,趙文榮的左腳已大有起色,左手指也逐漸能夠動彈。(鄭惠仁攝)
但每天要開車到關子嶺爬山終究不方便,趙文榮心想,住處附近就有幾條被雜草及樹木阻道的小道,不如自己開山路來登山,因此披荊斬棘、鋪道設梯,各花了半年整理出2條山路,許多山友發現他開出山路,也來走新的山路,並且以其外號取名「趙公南路」及「趙公北路」。
之後,趙文榮於民國93年和94年,又開出2條路程約90分鐘的山路,將附近山區山路連接成一線,登山客可直接由東山鄉碧連寺上三尖山到崁頭山孚佑宮,全程約需3小時。目前他正開另1條行程需時7小時的山道,已經完成一半,山友正期待趙文榮打通他已命名的「崁獅劍尖山環道」。
走路略顯不穩、左手仍無法伸起的趙文榮,卻是山中真正的壯漢,以其毅力開出古人曾走過的路,並藉由十多年來登山及闢山路的用心觀察山區動植物,成了當地的生態專家,在當地農場擔任生態解說員,在山區扮演生態守護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