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暑假少掛網 揪團運動可減壓 陳玲芳 |2023.06.26 語音朗讀 14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擔心孩子放假後就開始掛網,坐著不動嗎?專家建議家長,多多引導孩子從事體能類型的休閒活動。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只剩不到一周,孩子們就要放暑假了,而應屆畢業生們則是早已放飛,迎來近三個月的長假。擔心孩子放假後就開始掛網,坐著不動嗎?專家建議家長,多多引導孩子從事體能類型休閒活動。根據芬蘭大學專家發表於《斯堪地納維亞運動醫學與科學期刊》一項研究指出,即使是少量的規律休閒體能活動,也能降低青少年憂鬱、焦慮與慢性壓力。研究由芬蘭大學學者執行,以學校健康促進研究(School Health Promotion study)中,芬蘭全國八年級和九年級世代平均年齡 15.4 歲的32,829 名學生資料進行分析。藉此了解青少年在閒暇時間所進行中度至劇烈的體能活動、活動性高的往返學校交通方式與憂鬱和焦慮症狀,三項資料間的關係。體能帶動心理健康研究者也評估了體能活動與長期壓力反應和尋求學校心理師諮詢頻率的關係。結果發現,與沒有進行體能活動的情況比較,每周進行30分鐘的體能活動可減少17%慢性壓力症狀。此外,每周進行一小時體能活動的青少年,出現憂鬱和焦慮症狀的機率分別降低了22%和32%。而每周至少進行四小時運動的青少年,出現心理健康症狀的機率最低。專家建議老師,也可利用團體性的運動如籃球、足球,鼓勵同學培養運動習慣。圖/pexels但是,調查也顯示,每天步行或騎自行車上學超過30分鐘的青少年,會有較高憂鬱症狀,尋求學校心理師諮商比例也較高。揪團運動養成習慣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運動時體內會產生血清素使我們心情變好,同時刺激腦部、提升創造力,對求學期的兒童及青少年而言十分重要。他推薦同學們「揪團」運動,藉著運動能讓彼此學習陪伴、互相督促,又能讓身體健康。老師也可利用團體性的運動如籃球、足球,鼓勵同學培養運動習慣。董旭英提醒,師長們在鼓勵兒童及青少年運動時,「表現出眾」並非首要條件,更多時候應該關注孩子「運動習慣」的養成,對其日後生理、心理生活造成的「正面影響」。陪伴孩子執行3周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這篇研究結果讓人出乎意料。許多研究都顯示運動有益心理健康,但對每天需步行或騎自行車上學超過30分鐘的青少年,卻造成反效果。這可能是因為青少年無法像成人那樣,可以自由地選擇交通方式。專家指出,師長們在鼓勵兒童及青少年運動時,「表現出眾」並非首要條件,更多時候應該關注孩子「運動習慣」的養成,對日後生理、心理生活造成的正面影響。圖/pexels如果必須每天長途跋涉到學校,青少年又處於非自願的情況下,這樣的生活可能會成為一種不愉快的例行公事。但做體能類的休閒活動,因為常會有社交及愉快分享的作用,還是能有效減少壓力與憂鬱。如何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葉雅馨建議家長,可以從自身做起,挑選一項難度低、達成度高的運動,譬如跑步,並且定期、有規律的陪伴孩子「至少執行3周」,這樣的相處模式,有助於建立孩子們的運動習慣。專家建議家長從自身做起,挑選一項難度低、達成度高的運動,譬如跑步,建立孩子的運動習慣。圖/pexels 前一篇文章 李千娜支持唐寶寶 不按「派」理出派 下一篇文章 「癌王」奪命逾半因惡病質 國衛院找到治療胰腺癌抗體 熱門新聞 01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2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3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4【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5南屏別院三皈五戒 體現信仰傳承2025.07.0706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7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2025.07.0708【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9屏東.車城 山海交織溫泉鄉 歷史文化情悠揚2025.07.0710【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習得一技之長 智障兒歡喜就業台式素刈包 9味麵皮任選 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身障兒夏令營 學做自己的主人夏天消暑解渴 營養師推薦4瓜類災後清掃 慎防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 作者其他文章身障兒夏令營 學做自己的主人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維生素C水果 紅心芭樂含量最高台北國際食品展 規模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