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5項金牌技術 助攻眼睛生醫市場

曾博群 |2023.06.21
709觀看次
字級
工研院「眼底影像人工智慧判讀技術」榮獲傑出研究獎金獎,不僅可偵測出糖尿病眼底病變,還有心血管疾病AI風險預測模型,可完善糖尿病患全面性照護。圖/工研院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素有工研院奧斯卡獎美稱的工研菁英獎,今天公佈年度5項金牌創新技術,其中3項創新技術以眼睛為訴求,協助醫療與診斷。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現在民眾花在手機、3C產品的時間越來越多,若在眼睛上的醫療保健有即早偵測與突破,對社會有很大貢獻。

本次5項獲獎技術涵蓋生醫、AI、5G等重要應用領域,獲「產業化貢獻金獎」肯定的兩項技術,分別是:「創新眼科CRDMO產業化服務平台」,扮演「產品加速器」的價值與角色,協助業者提高台灣創新眼科藥物價值與國際競爭力。「AI晶片國產自主,由核心價值啟動應用生態」,協助超過10家晶圓代工、IC設計等業者建立國產自主的AI人工智慧設計能力,助力產業迎戰5G時代新商機。

「傑出研究獎」金獎則有3項技術:全球首創的「治療濕式黃斑部病變眼藥水」透過「滴劑式」藥物治療,能取代現行「眼內注射」的治療方式,可望提升國內眼科藥物的自主開發技術量能與市場產值;「眼底影像人工智慧判讀技術」則可偵測出糖尿病眼底病變,還有心血管疾病AI風險預測模型,可完善糖尿病患全面性照護;「新世代毫米波PI/液晶高分子軟性電路板材料技術開發」是全球首創將含氮的可溶性元素導入液晶高分子(LCP)材料中,取代傳統PI膜材,將助攻5G關鍵技術發展。

其中,看準濕式黃斑部病變是長者的常見疾病,且因3C產品普及,年輕患者也逐漸增加,傳統治療需由醫師進行「眼內注射」來治療,工研院開發出治療濕式黃斑部眼藥水,最大特色就是「滴眼藥水就可治療、不必上醫院打針」,目前已完成技術移轉,進入二期人體臨床試驗。

台灣有2百多萬的糖尿病患者,10年內3成會發生視網膜病變,「眼底影像人工智慧判讀技術」可協助非眼科醫師,診斷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與黃斑部病變,可提高病患早期發現之比率,且具完整性,完善糖尿病患全面性照護,目前已技轉,並逐步在醫院應用,將創造眼底醫材全新藍海市場商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