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第一款電子遊戲的誕生

文/王文隆 |2023.06.21
805觀看次
字級

文/王文隆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因此,人性中的懶散、貪玩,都有相應的科技產品能滿足。比如說,不想洗衣服,就出現了洗衣機;懶得洗碗,因此發明了洗碗機;不愛打掃,造就了掃地機器人。同樣地,人也貪玩、好享樂,所以有了電視機、遊戲機,甚至能透過手機或是電腦連線,利用網際網路號召朋友們一起上線玩。

科技的便利與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推促遊戲成為一種產業。人們不僅追求遊戲帶來的成就感與刺激,也苛求畫面的精細、故事腳本的精采,以及伺服器的順暢運轉。如今,透過控制器與感應器的搭配,以及虛擬實境的運用,遊戲變得更加真實好玩。然而,從世界上出現第一款有紀錄的電玩遊戲迄今,也不過才七十年的歲月。

電腦的開發,早在二戰之前就已開始了,早先的目的真的是為了演算,也因此有了「計算機」的名號。然而,計算的關卡逐漸被突破,儲存的問題卻遲遲難以解決。

一九四一年夏天誕生的阿塔納索夫-貝瑞電腦(Atanasoff-Berry Computer),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腦,它使用了真空管計算機,二進位數值,可復用記憶體。一九四六年,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實驗室的莫里斯‧威爾克斯(Maurice Vincent Wilkes)教授與其團隊,創造出全球第一台存儲程序式電子計算機(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

這可是一台龐然大物!為了存儲資料,這台機器用上了三千支真空管,排在十二個櫃架上,內中用水銀延遲線作為存儲器,分布在三十二個槽中;每個槽長五英尺,裡面包含三十二個內存位置,共一千零二十四個位置。整台機器占地二十平方公尺,人類要同這台龐然大物溝通,得透過穿孔紙帶,傳輸速度奇慢,但已是非凡的突破了。透過這台機器,人們在一九五一年發現了當時能計算出來的最大質數,共有七十九位數。

隔年,劍橋大學的數學博士候選人亞歷山大‧道格拉斯(Alexander S. Douglas),以「人機互動」為博士論文主題,開發出史上第一款有紀錄的電腦遊戲──井字遊戲(Noughts & Crosses),又名OXO。玩法很簡單,電腦透過陰極射線管顯示記憶體內容,玩家則用轉盤操作對抗電腦,哪一方能夠連成一線就算獲勝。井字遊戲並非此時才問世,但由人與機器對弈,這是頭一回。

之後,任職於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威廉‧希金伯泰(William Higinbotham),利用示波器(Oscilloscope)輸出畫面的方法,從側面顯示網球場以及模擬網球的軌跡,並利用示波器連接的模擬計數機接駁兩個控制器,供玩家擊球和調整擊球角度,製作了一款雙人對弈的網球遊戲:Tennis for Two。

這款新遊戲亮相於一九五八年十月十八日,吸引了數以百計的參觀者排起長隊試玩。雖然展示結束後機器就拆解掉了,卻也由此得見電腦遊戲的強大魅力。

現在的遊戲,早已不是初創時僅有黑白底色的單調模樣,更加變化多端,許多遊戲紀錄也都上了雲端。然而回顧人們努力研發,讓電腦「陪玩」的過程,也是一段很有意思的歷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