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 世界級淨零英雄

林奕榮 |2023.06.21
1283觀看次
字級
英國邱園研究團隊在中國大陸沿海鹽沼泥,找出吃塑料的細菌和真菌,為全球廢棄物管理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圖/取自邱園臉書
科學家發現,真菌共儲存逾130億噸二氧化碳,還能把碳運輸到土壤,可謂減碳大功臣。圖/123RF
英國建築公司PLP Labs以真菌作為建材,透過3D列印木板及菌絲,有望減少建築業碳排放。 圖/取自「PLP Labs」官網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不起眼的真菌(fungus),其實對人類和地球非常重要;科學家已發現真菌在藥物、建築材料和食品的價值。最新研究指出,真菌共儲存逾130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每年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3分之1,真菌還能把碳運輸到土壤,讓土壤變成巨大的碳匯(carbon sink),是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生物。

真菌是維繫食物來源、健康、生態系統和全球大氣化學的關鍵,幾乎影響人類生活所有層面;科學家推測,真菌種類至少有220萬~3380萬種,目前已知的真菌種類僅占其中5%。真菌家族在過去4.5億年以來,持續守護地球上的生命,並在人類周圍打造龐大的地下王國。

維繫自然 還能分解塑膠 

真菌與陸生植物發展出「共生關係」,它與植物的根系相互交織,形成菌根,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製造醣類,真菌在地底下協助,並將二氧化碳存在土壤。

生態學家分析土壤真菌DNA及衛星圖像發現,真菌能維持自然界的生產力和穩定性,攸關地球生態系統的健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教授費爾德(Katie Field)表示,真菌在生態系統的地位尚未獲得充分認識,也成為提升生態多樣性時的盲點。

真菌每年儲存逾1/3的全球碳排放,研究人員指出,這是管理化石燃料排放的潛在解決方案,各國應該在生物多樣性和保護政策中,把真菌納入考慮。

除了吸收二氧化碳,真菌可以分解塑膠,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超過400種微生物可以分解塑膠,其中多功能性的真菌與強大酶混和物的效果,比細菌好上許多,但大多數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十分緩慢,是其難以提升的缺陷。

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Kew Gardens)科學家2018年發表全球首份〈世界真菌狀況〉報告指出,若是善加利用、開發真菌的天然特性,塑膠可在數周而不是數年內自然分解。

該研究是在巴基斯坦伊斯蘭馬巴德的垃圾場,發現塔賓麴黴(Aspergillus tubingensis)會破壞塑膠分子之間的鍵,再利用菌絲體將它們分開;團隊在3種不同環境,測試真菌降解聚氨酯(PU)的能力,結果顯示,塔賓麴黴會在塑膠上繁殖,使塑膠表面降解、出現疤痕。

另外,邱園科學家2021年在中國大陸沿湖的泥沼進行採樣研究,共有184株真菌、55株細菌通過初步測試,證實能夠消化塑膠製品的常見成分──聚己內酯;目前科學家仍在尋找可以幫助真菌更快分解塑膠的高效酶,希望早日實現無垃圾的世界。

菌絲建材 環保又防火

根據統計,建築物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年排放量的40%,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鋼材和混凝土,為此,英國建築公司「PLP Labs」研發真菌建材,做法是從菌絲體培養出「建築原料」(即真菌),接著放入3D列印的木製模型,可製成座椅、花盆、牆等,目前該公司仍在研究如何讓菌絲避免受到水、溼氣影響,並希望可以培育承重結構。

含有菌絲體的物品可再生、可生物降解,對環境影響最小,並具有重量輕、防火性佳等特色,PLP Labs共同創始人貝克(Ron Bakker)表示:「如果你把其中一塊丟進森林,它們就開始分解,並回歸森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