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鐘聲】 被棄者的故事

文/鄧名敦 |2023.06.19
538觀看次
字級

文/鄧名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論語》裡的名句;而「三人行,必有我失焉。」則是我的學生拿來自嘲的口頭禪。

每當請學生書寫自己的友誼經驗、人際關係時,總是有那麼幾個,深陷悵然神傷的回憶裡,久久不能自已。他們的際遇迥異,卻又都無可避免地在「莫明」、「震驚」、「憤怒」、「不解」等情緒下,被一段三人關係「解僱」了。

他們稱自己為「被棄者」,與那些「背棄者」正好是一組對照。「老師,為什麼三人的友誼關係裡,走到頭的卻往往是兩個人?」「我明明先跟他當朋友的,他怎麼可以因為另一個人而把我拋下?」「我犯了什麼錯?他們憑什麼無緣無故丟下我?」

我不知怎麼安慰那些「被棄者」,他們空洞的眼神似能攫掠一切光芒,哪怕是數年前的事,卻像昨天才發生的那樣新、那樣驚。要拋棄一個人,實在是有太多的理由,然而要堅守一段關係,卻只需一個牢靠的承諾。古典文學裡,君臣遇合、佳偶相逢、知己相惜的故事很多,不過,也是有那麼幾個「被棄」的名篇。

《世說新語‧德行》記載了華歆、王朗兩人乘船避難,途中有人想要依附。華歆面有難色,而王朗主動接納了同樣在動亂中飄搖的「淪落人」。然而,當賊人將要追上他們的時候,王朗打算拋下「淪落人」,幸而一直不發一語的華歆站了出來說:「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華歆並不是真的想拯救這個逃難者,甚至他本來就沒打算救。王朗或許有更廣泛的憐憫,但「約定」和「承諾」是華歆的正義。

明代的《警世通言》寫活了另一個被棄者。遠近馳名、色藝雙絕的「杜十娘」是萬曆年間的名妓,年方十九,已迷倒了無數京城公子,故事中的男主角「李甲」,當然也是裙下之臣。兩人的熱戀,很快地就隨著李甲錢財散盡遭遇老鴇阻撓。然而杜十娘不是個嫌貧愛富的人,又感念李甲的照拂和溫柔,幾經周旋,老鴇同意以三百兩的價碼放杜十娘自由。

但阮囊羞澀的李甲哪有錢替十娘贖身呢?李甲四處借錢,卻處處碰壁,再加上同鄉友人柳遇春的一番「煙花女子無誠論」,讓本不抱希望的他更是心灰意冷。杜十娘見李甲毫無辦法,果斷取出一百五十兩碎銀,將好不容易積攢來的積蓄交予李甲,先為兩人的未來負上自己的責任,也期望她眼裡的良人能為「另一半」負責。

但是,李甲還是辜負了十娘的情與義。故事的最末,李甲被別有用心的鹽商孫富哄得一楞楞的,預備以「十娘」換「千金」,至於曾經的海誓山盟、月下承諾,早已煙消雲散。杜十娘是怒的,但更氣的是高估了自己在李甲心裡的價值;同時,杜十娘也是悲的,難過的不只是被拋棄,更是李甲竟天真地認為,杜十娘應理解自己的為難並主動成全。

杜十娘最後隨著預備給自己作為嫁妝的百寶箱,一起沉入江底。被棄者的呼聲,是再也聽不見了,但岸上的人啊,且看著且記著──那些被棄者與背棄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