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夏季用電持續攀高,為確保尖峰用電無虞,台電昨天表示,南投日月潭每日利用潭水落差,搭配下游水庫發電,其中台電明潭、大觀兩座電廠兼具抽水蓄能,用白天光電存下近800萬度電,重複循環使用,讓日月潭變身「全國最大儲能電池」,因應淨零碳排,台電目標到2050年抽蓄水力占比可達1%裝置容量。
行政院節能減碳辦公室執行長、政院發言人林子倫,昨與媒體共同參訪明潭電廠。林子倫表示,水力發電在台灣能源轉型扮演關鍵角色,日月潭也可堪稱「護國神潭」。
台電說明,明潭、大觀電廠抽蓄機組運用日月潭與水里溪下游明潭、明湖水庫之間、超過300公尺的水位落差進行發電,透過「抽水蓄能」技能,凌晨把發完電流、至下游水庫的水抽回日月潭,傍晚再利用水位落差重複循環發電,相當於「1滴水發n次電」。
以去年水力發電87.3億度數來看,大甲溪及濁水溪流域等的慣常水力發電達56.8億度;日月潭的抽蓄水力則為30.5億度,等同供應近74萬個家戶年用電量。
在既有水庫改造計畫方面,霧社水庫防淤工程,包括新設防淤隧道及抽泥管、透過抽泥及排淤每年可增加約135萬平方公尺淤泥去化量,預計2027年完工。武界壩排洪設施改造工程,擬將部分閘門底檻下降6公尺,加強排砂及減瘀每年可減少日月潭水庫50萬平方公尺入淤量,預計2027年完工。明湖下池加高工程擬加高1.9公尺,年發電量增加222百萬度電,預計2026年完工。
另外,政院已核定的新建抽蓄水力計畫共3案,包含石門抽蓄水力發電計畫,、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兩案皆預計2034年商轉,牡丹水庫抽蓄水力發電計畫則仍在可行性研究規畫中。
台電通霄電廠也再新增18萬瓩氣渦輪發電機組,起停反應時間只有既有機組的3分之1,小型氣渦輪發電機組已於5月商轉,加入夏季發電陣容。通霄電廠4、5號機明年除役後,將於原址改建複循環機組,預計2029年可完成第一台機組,2030年併聯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