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日本寺院與神社 台灣古寺歷史影像(10-10)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3.06.16 語音朗讀 12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甫興建完成的台灣神社 1901年,剛興建完成的台灣神社。原是法國領事館所在地及大稻埕仕紳所有地,山麓上坐落著大院民居,後經日本總督府施壓,強行遷移和拆除。神社總面積約5公頃(15000坪),包含了狛犬、鳥居、石燈籠、社務所、手水舍、拜殿、本殿等,由下而上分成三層階梯的形式,本殿位在最高處,乃經過炸山、伐木、整平地面後興建而成。 照片清楚顯示,台灣神社剛完成時,環境尚未整治,四周均是土泥。左側下方有幾棟日式平房,應是蓋神社的工人居住的臨時工寮,上方還有幾間閩南式民居尚未遷走。此照片充分反映20世紀初,台北劍潭山至士林方向的地理風貌,十分珍貴。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花蓮港神社 1930年代,位於米崙山的花蓮港神社,興建於1916年,供奉天照大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少彥名命、大己貴命)。神社階梯前有石燈籠和白石鋪成的參拜大道。光復後,改建為忠烈祠。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南開山神社 1930年代,台南開山神社,原延平郡王祠。此處最早為鄭成功埋葬遺骨處,鄭克塽降清後,移葬故里福建南安。同治年間,海防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處興建延平郡王祠。 日本統治台灣後,由於鄭成功母親田川氏是日本九州江戶時代肥前國平戶藩川內浦人,鄭成功算是半個日本人。日本政府在諸多考量下,加上為籠絡台人感情,承認鄭成功為台灣開山祖的歷史地位,直接將延平郡王祠改建為開山神社,並增建日式建築,也是日本時代台灣寺廟直接改為神社的唯一例子。 台灣光復後,拆除日式建築,恢復為延平郡王祠。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北建功神社 1930年代,台北建功神社(1928-1945),屬於無格社,供奉日本殖民台灣時期戰死以及公務死亡者,以日本人為主。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玉山新高祠 1930年代,新高祠(1925-1945),位於台中州新高郡新高山(玉山)山頂的小型神社,祭神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大山祇命(山神)。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鵝鑾鼻神社 1930年代,鵝鑾鼻神社(1929-1945),以藍鯨顎骨作為神社鳥居。祭神為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大物主命、崇德天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灣神社 1930年代,台灣神社(1901-1945),位於台北劍潭山山麓,風水極佳。主祭侵台日軍總司令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後升格為神宮,增祀天照大神,是日本在台灣興建神社中最重要的一座。日本統治後期,曾強制神社參拜。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北芝山岩神社 1920年代,台北芝山岩神社,祭拜六位教師的靈位,設石階作為參道。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花蓮吉野神社 1920年代,花蓮吉野神社,合祀多種魂體,扮演日本移民村守護者的角色。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灣古寺歷史影像:附日本寺院與神社》定價2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1500元,意者請洽新世語文化:shu4364@ms62.hinet.net(02)2368-4364 前一篇文章 【撫今追昔】斗笠亭憶往 下一篇文章 【寬鼎畫語】雙魚座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