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三十歲李先生,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平時喜歡吃炸物、喝冷飲、熬夜,當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時,常常把患部抓到破皮流血,讓他非常困擾,因此到中醫門診就醫,醫師開立內服藥與外用藥膏,並建議改善平日的生活習慣,經過三個月內服外敷的調養後,病況穩定,不用再繼續吃藥。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內婦兒科醫師黃琦雯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溼疹合併異位性體質的疾病,可能因為遺傳、環境、情緒等因素影響,誘發過敏免疫反應。
急性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時會長丘疹、水泡,並且產生劇烈搔癢;亞急性期水泡會慢慢減少,但皮膚表層開始輕度糜爛、脫屑,容易因過度搔抓出血。
慢性的異位性皮膚炎會持續搔癢超過四到六周,且皮膚開始乾燥、脫屑、皮紋變厚。
黃琦雯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及心理情緒影響甚大,雖然無法完全去除復發的可能性,但在積極治療與改善生活習慣後,以內調、外養的治療方式雙管齊下,還是可以改善異位性體質,甚至不用吃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