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細菌洗古蹟 保存原味

記者李宇政整理報導 |2008.05.23
883觀看次
字級

 傳統化學清潔劑會傷害建築,有科學家研發「細菌清潔法」,可保留古建築神態。

歐洲有許多歷史建築被塵垢與煤煙所覆蓋,傳統的化學清潔方法可能使得建築物受到傷害。現在,有科學家研發細菌清潔法」,不傷害建築物,更保留古老建築的神態。

羅馬競技場、巴黎聖母院還有柏林的布蘭登堡門,歐洲有豐富的歷史遺跡。然而這些建築奇觀卻無法被完整的被欣賞,因為它們被塵垢與煤煙厚厚的給覆蓋住。

此外,這層黑黑的表面甚至還同時會傷到遺跡本身。

歐洲城市最主要的污染源就是二氧化硫,它會與石灰石,也就是古代建築經常使用的石材產生化學反應,轉換成有害的石膏層,造成表面的剝落。

國科會駐捷克代表處科技組指出,細菌清潔法是一個在景觀保護上創新且環保的方法,義大利研究學者利用細菌在米蘭的教堂上測試清潔的效果,發現不但清潔的效果較傳統的化學法要好,而且對古蹟的傷害也較小。

為了這個計畫,研究員培殖了天然的脫硫弧菌,屬硫酸還原菌。

據駐捷克代表處科技組指出,米蘭大學農業學院的研究員Capppitelli博士將這些大量的單細胞有機體,被放置在大理石表面上48小時,這些細菌將大理石表面上的硫酸鹽轉換為氣體,並釋放到空氣中,這是非常環保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細菌吃掉了絕大部份有害的黑色表層,卻不傷害歲月留在建築物上的自然沉積物,因此可以保留古老建築的神態。

Cappitelli團隊已經取得義大利這項細菌清潔法的專利,目前正等待國際專利申請的結果。

Capppitelli表示,化學清潔劑在1970和1980年代,開始使用於古蹟的清潔,當濃縮氫氟酸和氣化納被拿來使用於古蹟上,已造成建築外觀永久的傷害了。許多的案例都顯示,這種化學清潔法,使得建築物變成鐵銹色,或是建築的原色褪去,剩下的只是毫無生命力的慘白。

雖然化學清潔法一直在改良,但它仍然會侵蝕石頭的表面。另外,這種化學清潔法是有毒的,它會傷害人類的健康並破壞大自然。

生物清潔法所使用的這些菌類,已經在歐洲被研究過多年,但必須注意長期下來是否會產生新的問題。



但Capppitelli強調,當要大量複製有機物時,必須考慮到是否會影響生物控制系統,像是曾發生在澳洲關於蔗蟾的案例:為了要解決害蟲危害蔗田產業的問題,澳洲政府從南美洲引進了蔗蟾,但因為沒有天敵,蔗蟾大量的繁殖,最後危害了其他的原生物種。


蔗蟾

蔗蟾學名為海蟾蜍,1930年代自南美洲引進澳洲,當時是為了控制其他的害蟲,如在澳洲北部沿岸熱帶地區的甘蔗田內肆虐的甲蟲。但是這項科學實驗卻引來災難性的後果,目前蔗蟾數量達數百萬隻,並經由北領地向西部擴散,破壞了澳洲的生態系統。淡水鰐魚、澳洲野狗、袋鼠因為吃了蔗蟾蜍中毒身亡的故事時有發生。

蔗蟾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引進外來種動物入侵的例子,不但沒有辦法防治甘蔗害蟲,反而造成更大的生態危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