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多種抗生素都有抗藥性的超級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現在每年在美國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17000人,比起20世紀末增加了6成。
最近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學家丘奇(George M. Church)領導的研究團隊,卻發現了更厲害的細菌,它們以抗生素為養份求生。丘奇的研究報告刊於《科學》期刊,有關小組研究了11個地方的土壤微生物,發現一些細菌能夠抵抗50倍標準藥效的抗生素。(圖/取自網路)
丘奇的團隊在土壤中篩檢細菌,本來是想找尋可以把植物廢料轉變為生質燃料的菌種。以含有抗生素的培養基篩檢不同的細菌,是標準的細菌學研究技術。結果,他們卻發現了以抗生素維生的細菌。
不只抗生素如盤尼西林,連新型抗生素也照吃。例如有些是假單胞(Pseudomonas)的細菌,而人類皮膚上常見的綠膿桿菌就是這一屬。
另外,還有與假單胞屬親緣很近的柏克侯德屬(Burkholderia)細菌。這一屬細菌我們比較熟悉的是洋蔥菌。當初學者認為,洋蔥菌只是植物病原(寄生於洋蔥的球莖),後來醫院裡發現牠們在病人手術後造成感染的案例,因此現在學者把洋蔥菌改列為「伺機性感染菌」。
研究人員發現,土壤的某幾種細菌能夠把世界上最強效的抗生素當作食物,這一發現,證明抗菌藥對戰超級病菌時處於下風。
丘奇說:「不同土壤樣品中的多種細菌不但能夠抵抗抗生素,而且能把抗生素當作唯一的營養來源,這令我們非常驚訝。」
雖然其他研究員都曾找出吃抗生素的細菌,但丘奇的研究是最有系統的,讓人了解為何細菌能迅速出現抗藥性,藥廠必須時刻研究新品種抗生素,擊退牠們。
超級病菌(superbugs)
是與抗生素對戰多年後變種的細菌,其中最常見的是「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簡稱MRSA。
對健康的人來說MRSA影響不大,但對扺抗力弱的病人可造成很大的傷害:如傷口發炎、呼吸道發炎、尿道發炎等,由於可用之抗生素有限,MRSA引起的併發症足以令人死亡。香港醫管局2006年共處理13820宗金黃葡萄球菌個案,4成有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