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死亡時鐘快轉三秒 大腸癌篩檢率降低13.5% |2023.06.12 語音朗讀 65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今公布十大死因,癌症蟬連死因之首,去年癌症死亡發生時鐘為十分七秒,比前年十分十秒快了三秒鐘。圖/邱宜君 【本報台北訊】衛生福利部統計處今(12日)公布十大死因,癌症蟬連死因之首,2022年癌症死亡發生時鐘為十分七秒,比前年十分十秒快了三秒鐘。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癌症時鐘每年都在往前撥,大腸癌是蟬連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去年接受癌篩的人數相較於108年下降了14%,共有有72萬人中斷篩檢,又以大腸癌和口腔癌下降幅度最大,這次已經反應在死亡數字。賈淑麗表示,癌症已經41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因為癌症死亡人數是5.1萬人,去年又上升2百多人,死亡上升比較多的包括大腸癌、胰臟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大腸癌是蟬連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圖/衛福部提供賈淑麗指出,去年癌篩人數相較於108年下降了14%,有72萬人中斷篩檢,大腸癌下降13.5%,從此反應到早期發現或延遲治療的過程,死亡率的發生也會看到一些數據的相關性。要呼籲民眾在疫情解封的今日,應注重篩檢規律性對於健康的保護。賈淑麗提到,110年來看十大癌症篩檢,針對50歲以上到74歲每兩年一次補助糞便潛血反應檢查,發現100人會有7個陽性,大約1/22有早期癌症,另外一個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是口腔癌篩檢,因為需要目視口腔,不論服務提供者都對於此檢查有延遲,篩檢下降比例最高。賈淑麗表示,至於乳癌和子宮頸癌篩檢,疫情趨緩後有回穩,但口腔癌和大腸癌回穩速度較慢,呼籲符合資格者踴躍篩檢。 前一篇文章 血壓問題莫輕忽 端午前後勿放「粽」 下一篇文章 中山大學研究團隊 靠1c.c.血液測出復發機率 熱門新聞 01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2【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3【朗朗晴空】無住心者是佛心2025.07.2004【夏日輕旅】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2025.07.2005【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06醜卻重要物種 應打破保育偏見2025.07.2007【Herstory97】創意工作者麗莎用幽默轉化人生2025.07.1908ESA新任務 從太空幫森林稱重量2025.07.2009特殊木製穹頂 改善海龜雌雄比例2025.07.1910【書市隨筆】《表裏京阪》日本雙城文化探索2025.07.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農會綠色照顧站 長輩愈活愈年輕肥胖增加心衰竭風險 宜健康飲食管理壓力台日水果祭 高流大比拚小腿肌力強化訓練 抗衰老防失智關鍵奇美暖心角 醫療場域有藝術玉米糖漿傷身記憶差 水果天然糖分護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