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演「法國號協奏曲」 呈現東歐音堆特色 「廣島受難者輓歌」弦樂技法如畫油畫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二十世紀貝多芬」潘德瑞茨基抵台,即將於二十三、二十四日指揮國家交響樂團(NSO),與法國號名家瑞德凡‧弗拉特科維茲攜手合作亞洲首演的「法國號協奏曲」及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並將親自指導NSO獨奏家們,重現他的經典作品「六重奏」。
二十三、二十四日音樂會演出的兩首作品,都是潘德瑞茨基後期作品,其中「法國號協奏曲」,是五月五日才剛在德國布萊梅世界首演,第二站,潘德瑞茨基便選擇台灣為其亞洲首演的舞台。潘德瑞茨基表示,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政治因素造就了現今東、西歐音樂型式的差異;因為鐵幕隔閡,更發展出東歐音樂的「獨創性語言」,顛覆了一般人對古典音樂的印象。潘德瑞茨基的作品充分代表東歐音樂,以「音堆」型式,而不以傳統的「音序」型式呈現。
一九六一年,潘德瑞茨基創作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獎」的「廣島受難者輓歌」,五十二把小提琴,代表五十二個聲部,加上潘德瑞茨基創新的絃樂技巧,讓聽眾聽不出任何清晰的線條,表現出彷彿一幅抽象油畫般的片灑效果。總統副總統就職日當天抵台的潘德瑞茨基,首次踏上台灣土地,對台灣充滿了好奇,久聞的故宮博物院,更是潘德瑞茨基不可不踏足的景點之一。
「潘德瑞茨基」音樂會二十三日將於台北國家音樂廳,「超技法國號」音樂會二十四日,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奏廳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