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斥資二十一萬美金(約台幣六百四十萬元),向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總署引進一套「從宇宙看星球」的科學演示系統,利用製造飛機的碳纖維,打造一顆直徑一百七十三公分的球體,觀眾彷彿置身太空,觀測地球與銀河系,這是目前全球首座美國境外的展示系統。
科博館科學教育組主任葉貴玉表示,這套系統由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及航空暨太空總署在二○○○年研發成功,立體的球面用極細的三條鋼線,懸掛在空中,只有二十三公斤,乍看好像會旋轉,其實是透過投影機,利用Wii遙控器操作的視覺效果。
目前在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擔任研究人員的華裔科學家孟繁村指出,影像呈現過去半世紀,全世界科學家們太空探測的研究成果,包括宇宙、星系、大氣、洋流即時變化,現在都能一覽無遺;甚至能模擬未來全球二氧化碳的變化、海水溫度,宇宙星系變化。
這套系統位於科博館地球環境廳,每天都有導覽解說,日前首度公開展示,使前來參觀的上百名學生大吃一驚,畫面投影出四川大地震的板塊移動,甚至瞬間就切換到月球表面、火星探測的最新進度,研究人員指出,「這就是太空人看到的宇宙」,學生們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