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中暑 大熱天也會心肌梗塞 陳玲芳 |2023.06.08 語音朗讀 27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醫師指出,當夏季氣溫超過30℃時,發生急性冠心症的風險會漸漸升高。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指出,在夏季氣溫超過30℃時,發生急性冠心症的風險會漸漸升高,當溫度超過31.5℃,風險會增加接近三成;每上升1℃,整體的死亡風險會增加3%,倘若病人同時伴隨高齡或是糖尿病,過高的溫度更會增加因為冠心病而死亡的風險。一如往常炎熱的夏天,晴空萬里,碧藍的天空下,灼人的陽光,稍微晒久了一些,皮膚就開始感到刺痛。約莫接近中午時分,遠方傳來救護車的聲響,一位70餘歲男性,在公園運動時突然昏倒,被送到急診室,心電圖顯示急性心肌梗塞,若不治療有高達三成以上的死亡率,非常危險。所幸,經由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團隊快速啟動緊急心導管手術,患者阻塞的心臟血管順利地被打通,並放置了血管內支架,經過兩個星期密集治療,已經順利出院。 「人家說心肌梗塞都是天氣冷、寒流來的時候發作,為何我先生會在炎熱的夏天,發生心肌梗塞?我還以為是天氣熱、中暑昏倒。」蘇彥伯說,心肌梗塞或是急性冠心症,通常是因為供應心臟養分的冠狀動脈,因為年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等原因逐漸的退化,產生斑塊堆積在血管內皮中造成阻塞,進而造成心肌的缺氧,以及胸悶、胸痛的症狀。日積月累的斑塊,若不幸造成冠狀動脈血流的急性阻斷,甚至可能會造成休克或猝死。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指出,冬季是心肌梗塞好發的季節,但當夏季氣溫特別高的時候,因為急性冠心症而至急診的人數,一樣會隨著溫度的上升而變多。圖/國泰醫院提供一般而言,冬季氣溫度驟降,容易造成血管收縮甚至是痙攣,這時原本狹窄的血管會變得更嚴重,而引發出急性的症狀,這也是為什麼社會大眾普遍覺得心肌梗塞大多發生在天氣冷的時候。確實,根據國內外的流行病學研究,冬季是心肌梗塞好發的季節,但在另一方面,當夏季氣溫特別高的時候,因為急性冠心症而至急診的人數,一樣會隨著溫度的上升而變多。「為什麼高溫會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蘇彥伯表示,依照學理來說,溫度上升會導致血液的黏滯性增加、膽固醇上升、血管內皮受損,進而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而高溫造成的「體液」減少,更會加重上述現象。他指出,在某些病人身上,過度「脫水」甚至會發生低血容休克、或是因電解質不平衡,而發生致命性的心律不整。醫師提醒,溫度上升會導致血液黏滯性增加、膽固醇上升、血管內皮受損,進而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圖/pexels值得一提的是,不只高溫,相當多研究也發現,處在「忽冷忽熱」過高的溫差(大於8.5℃),或是缺乏空調、持續悶熱的室內環境下,都一樣會增加急性冠心症發生的風險。建議室內空調溫度,最好設定在26-27℃上下,不但省電,還可避免因室內室外溫差過大,反而造成不適,甚至增加急性冠心症的機會。目前的台灣天氣,常常趨於「極端化」型態,氣象播報不時有破紀錄高溫,或是日夜溫差變化劇烈的情形,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可不慎。 前一篇文章 簡訊 下一篇文章 醫療照護展開幕 投資健康以人為本 熱門新聞 01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2【時光重逢】穿過時光,看見日清晏蜓2025.07.1803【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4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5【文學天地】春花秋月何時了 2025.07.1806穿「樂」時空相遇 台北道場音樂弘法2025.07.1807【朗朗晴空】無住心者是佛心2025.07.2008【夏日輕旅】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2025.07.2009醜卻重要物種 應打破保育偏見2025.07.2010【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日水果祭 高流大比拚小腿肌力強化訓練 抗衰老防失智關鍵奇美暖心角 醫療場域有藝術玉米糖漿傷身記憶差 水果天然糖分護大腦預防熱傷害 孩童多補水休息大暑養生健脾養胃 吃深綠色蔬菜退火 作者其他文章奇美暖心角 醫療場域有藝術預防熱傷害 孩童多補水休息大暑養生健脾養胃 吃深綠色蔬菜退火左腦爸爸VS.右腦女兒 陳建仁與陳怡如的生命交響曲內湖健走教室 實踐預防醫學吃對碳水化合物飲食 全穀雜糧助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