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本月修正公布「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辦法」修正案,把二十歲才能用同等學力考大學的規定,放寬到十八歲。
有學者認為,從正面來看,可給予有意自學者提早升學,但負面影響是,可能衝擊高中教育體制。
學者的擔心不無道理,不少家長因教改百弊叢生,不認同目前教育形式或理念,認為無法「因材施教」,而對教育體制失去信心,一股自學潮流逐漸形成,高學歷家長在家自行授課,或募眾成立「私塾」,透過「自力救濟」擺脫現行教育體制束縛。
教育體制最大的問題是,內容與形式的「遊戲規則」是由少數人決定,資源又無法「因材施教」及平均分配,多元化入學管道,弊端逐漸呈現,且教育成果呈現的方式多以智育成績為主。
儘管教育體制有死角,但自學的缺點也不容輕忽,不但學力仍須教育主管單位鑑定,才能與教育體系接軌,即便能得到學力認證,進入大學後,也可能會產生所學無法銜接的困擾,更重要的是,人格與社交能力會嚴重不足。
教育制度未必盡善盡美,但現行教育體制還能讓學生適才適性的多元發展,也能避免補習班取代正軌教育體制,這都是欲自學者應深思的問題。
劉晨(中縣太平/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