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習慣 是處世的榜樣

文/艾睿思  |2023.06.04
1587觀看次
字級
圖/Pexels

文/艾睿思 

日前藉清明掃墓之便,順道拜訪已提前退休的老同事。當按圖索驥找到山邊農舍時,迎門而來不是記憶中,那有著布袋和尚身形的他,倒像仙風道骨的隱士。

老同事看出我的驚訝,沒迎我入門,就直接領我走進山徑,到租來的一小片農地,他種植各式蔬果其中,彷彿將繽紛水彩,揮灑點綴在樹林花叢間,一時我被吸引在這有如伊甸園的小天地裡,呆望出神。

老同事一面導覽一面修剪花草果葉,同時分享他這幾年的心路歷程。其實他是因長久累積過大壓力,導致身心靈都出狀況,才被迫退休。在家人支持下,賣掉市區舊宅,搬到鄉間休養,也加入義工團體,開始人生第二春。

不知是否這些年修鍊陶冶,「感恩」兩字成了老同事的口頭禪。作為農夫,他感恩風調雨順,天地滋養萬物;作為病患,他感恩醫護診療與家人照料;作為職場退休前輩,他感恩過往同事客戶的分憂解勞,協力合作;作為在家修行者,他感恩導師同修,領進智慧法門;他簡直完全蛻變成另外個人,已非我印象中,那位自我期許嚴格,追根究柢,高標準督促別人不斷檢討改進,無法放鬆自己,卸下重擔的工作狂。

中午難辭老同事盛情邀約,只得留下共進午餐,他與妻子用田園自種蔬果,調理一桌素菜。將胡蘿蔔、白蘿蔔、各色彩椒、各種青菜、番茄、茄子等全部涼拌或清燙蒸煮,菜色琳琅滿目,他自謙為霓虹饗宴。

但最值得一提的是,每當他開口請妻子或我協助,每句話結尾都是「謝謝、感恩」,讓我受寵若驚,只能點頭如搗蒜,不停地回禮示意,還將「不客氣」當錄音機,重複播放。

這次會面看見老同事,從別人眼中勤於嚴格督責的工作狂,轉化成懂得感恩寬容的和煦長者,他使我見證到星雲大師曾說:「感恩的習慣是處世的榜樣」;也讓我深思如何見賢思齊,及時改變自己類似習性,時時謙遜感恩,將來可以達成星雲大師所言:「感恩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