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就職總統日,股市大跌兩百二十六點,市場解讀是,就職演說內容與他當選後釋出的利多差異不大,缺乏新意。
筆者認為,儘管演說內容「了無新意」,但由於人的轉換,會轉變過去「光說不練」,甚至「說一套做一套」的情況,有了新意義,所以值得期待。
綜觀馬總統的就職演說,可發現到他振衰起敝的企圖心,希望能在最短時間,擺脫舊政府意識形態大於一切、以鎖國政策束縛自己,造成台灣競爭力衰退,及政府失去廉能、權力腐化,使人民不信任的的弊端,而要導正政治風氣、樹立廉能政治、遵守憲法,回歸憲政分際與依法行政的民主政府常態。
民主社會必然要以法治作後盾,法治不僅是政府對人民的律令,更是人民託付領導者治理國家權力的根本,所以國無法不治,著名法學者李模先生認為:「缺乏法學人才,將使社會無法安定,理工人才雖多,勢必埋沒於戰亂之終,無法發生作用。」
因此,唯有建立在法治基礎與精神下的國家領導者與政府,才能就內政、經濟、教育、兩岸關係等面向施展抱負,馬總統就職演說對國政的主軸,在回歸憲政體制,是正確的,如此才能讓台灣新生,讓人民重拾信心,充分信任國家領導者及政府。
伯圭(高雄市/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