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五二○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後,周功鑫正式執掌故宮,曾在故宮服務長達二十七年,對故宮有著深厚感情,面對故宮院長的工作,行動力積極的周功鑫表示,未來故宮成立「文化創意產業育成中心」、透過科技化的學習,讓年輕人能親近故宮、改建故宮戶外人車參觀動線,及面對問題紛擾的故宮南院,周功鑫胸有成竹,有因應對策。
六十一歲的周功鑫,是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創所所長,也是台灣博物館界少數兼顧實務與理論的博物館人。她一九七二年進入故宮,服務二十七年後退休。當年故宮計畫成立故宮南院時,周功鑫是少數勇於直言並敢質疑的人,她認為以故宮人才和藏品,根本無法因應南院設定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發展。然而,如今她接掌故宮,卻面對南院存在的事實。
周功鑫表示,故宮博物院為了南部分院編列了十億元經費採買「亞洲文物」,預算在立法院被凍結七千多萬。她表示,南院工程持續進行,停住反而浪費公帑。她認為,未來向國內藏家徵集日本、韓國、東南亞藝術文物收藏,可解決部分故宮亞洲藝術文物匱乏的問題。至於專業人員的培訓,可與國內博物館相關系所合作,在南院籌備期間趕緊培訓所需人才,讓南院運作盡快順暢。
周功鑫表示,故宮是國家的門面跟形象,未來一定會繼續推動故宮與國際交流展。並且,她會加強故宮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在故宮成立「文化創意產業育成中心」。她說,「文化創意產業要看的是深度,而不是產值。未來會邀請世界知名的設計大師,到育成中心分享設計經驗,透過國內創意人才的扶植,讓文創設計展現深度和新意。」
老故宮怎麼吸引年輕人?周功鑫由兩方面著手,「一是透過科技化的學習,讓年輕人能更親近故宮」。另外則是改建故宮戶外人車參觀動線,善用戶外廣場空間,結合周末夜間開放的時間,邀請年輕人到廣場舉辦活動,包括樂團演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