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康乃馨的月份,它在中國又被稱做「香石竹花」。在百花爭豔的花花世界裡,石竹的外表並非特別出,人們常說石竹花是一種極為平凡的花。可是,它卻成了母親慈愛的象徵。
石竹花在中國有一個感人的故事,說是一個名叫石竹的年輕人,家境貧窮,身子瘦弱,父親早逝,從小由媽媽養大。他有一個病,就是愛尿床。媽媽疼愛孩子,每天都上山挖藥,回家試藥,希望為孩子找到一種適合的草藥醫治這個病。一次憂心之下,在山上悲從中來,老淚縱橫。淚珠落到石縫裡,只見石縫中忽然長出一株花。耳中聽到花仙子叫她用這花來治孩子的病。石竹連服了三日,身體就好了。為了紀念偉大的母愛,人們把它叫「石竹花」。據說石竹花對主治小便淋漓澀痛的確有特效。
在希臘神話中,有一位以編織花冠維生的少女,她手藝精巧,深受喜愛,招來同業的妒忌,後來更被暗殺。太陽神阿波羅為了紀念她,將她變成康乃馨。因此在希臘,有人稱康乃馨為花冠、王冠,推崇其神聖的地位。在法國,人們將它稱為Qeillet酖酖「小眼睛」。
古代詩人中為石竹花寫的詩歌最著名的是唐代詩人,也是大曆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的〈雲陽寺石竹花〉:「一自幽山別,相逢此寺中。高低俱出葉,深淺不分叢。野蝶難爭白,庭榴暗讓紅。誰憐芳最久,春露到秋風。」詩人指的是石竹花有許多顏色,花期又很長。讀來仿佛看見滿山遍野各色的石竹花,還有蝴蝶穿梭其中,讓人非常向往。
宋朝著名文學家王安石也寫〈石竹花〉:「春歸幽谷始成叢,地面芬敷淺淺紅;車馬不臨誰思賞,可憐亦解度春風。」不但稱讚了它的美色,又憐惜它不被賞識。
明代《花史》:「石竹花須每年起根分種則茂。」清代《花鏡》說它:「枝葉如苕,纖細而青翠。」石竹花性強勁耐寒,花色多樣,用來形容母親的堅韌和源源不絕的母愛,最適當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