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歲的美國學者巴爾,相信河馬汗,能在研發防曬乳與防腐劑方面,提供重大突破,於是披上八十八公斤重的河馬裝,塗上糞便與泥土,掩蓋身上的氣味後,悄悄混入尚比亞的河馬群中。
但採集河馬汗液的過程,不像巴爾希望的那麼容易,除了要在攝氏三十七度的高溫下蜷縮身體,忍受讓人眼淚直流的惡臭外,最危險的一天莫過於巴爾的河馬裝出的意外,首先是陷落到泥土內,而引起了一頭公河馬注意,公園管理員冒險試圖營救巴爾,但無功而返,巴爾只好屈身在河馬裝內,直到那頭公河馬自覺無趣慢慢走開為止。
巴爾博士並非第一次變裝,他也曾為了研究鱷魚,穿上厚重的鱷魚裝混入坦尚尼亞的鱷魚群中。
為求真,國內一名作家,為寫舞女的故事,自己下海當舞女,經過自己親身體驗,寫出的舞女的辛酸史,果然句句動人;一名記者想知道妓女的內心深處,只好和妓女深談;另有記者為了解精神病患的天地,也與精神病患同住等等,這都是深入虎穴的例子。也許很傻,但是其求真的精神,在時下的記者很難看到,這可不是記者沒有求真的精神,而是媒體老闆對新聞的重視,不若以前,且媒體老闆的功利,導致記者對新聞的追求,只是求快、求不漏、迎合老闆,費時冒險的事,能免則免。也因此,對讀者的吸引力降低,這也是造成今年平面媒體沒落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