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資產】 饒平城隍大過府

文/黃超鵬 |2023.05.16
740觀看次
字級

文/黃超鵬

家鄉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轄下三饒鎮西側的城隍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小時候上學,經常從附近經過,不過只知道那裡有糧所,即糧食加工廠,不知有城隍廟,後又聽說被租用改為陶瓷廠。直到二○一○年翻新修復後,城隍廟才重新走入我們這一輩饒城人的視野。

民間有句俗語「饒平城隍大過府」,指的就是此座城隍廟。

家鄉的這座城隍廟說是縣級城隍,其實是府級建制,占地面積之大、建築規格之高,在潮汕地區古廟建築裡都算罕見。總面積七千二百平方公尺,放古代約十餘畝地,建築面積約三千平方公尺,有「粵東城隍之最」的美譽。為典型五進式院落組群建築,一條中軸線上分別為山門、前殿、大殿、五穀殿、後殿,東西結構對稱,後接花園,花園下還設有戲樓。

據廟裡現存的〈重建饒平城隍廟之記〉石碑記載,城隍廟最早建於古城北門外,後來才移建入西城內。因規模比潮州府的城隍廟的三進式要大,自然就是「大過府」了。

除此之外,私以為「饒平城隍大過府」還可多兩種解讀。

第二種意思,是指陰間的城隍爺在「精神層面」上高過陽間府官。

城隍爺相當於冥界的地方官,一般縣治以上的城市才會設官方的城隍廟。明朝朱元璋為反腐敗,大封天下城隍,統一稱號,分稱府、州、縣城隍之神,說:「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還要求每一級官員到任後,第一時間帶領下屬到對應級別的城隍廟參拜。

無形間,城隍爺就成了皇帝安插在各處的精神監督員,官員們須俯首叩拜,就算府台來了也不例外。神大於人,城隍大過府了。朱元璋此舉,主要目的不外乎城隍廟上掛的「秉正驅邪」四字,讓各地官員有了敬畏之心,不敢貪汙納賄。

至於第三種意思,還得說回饒平城隍廟供奉的城隍主神─朱英。

朱英曾任兩廣總督,後入朝授太子少保、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職。饒平置縣之初,新縣官未上任之際,開縣立業的事務主要由其推進。以前建城乃取土為料,但朱英認為土城不夠結實,不足以抵擋外敵,於是下令燒製條磚砌牆,使饒城固若金湯。加上他對當地的經濟和文化建設亦多有貢獻,因此被當地人奉為城隍。

彼時,饒平四城共有四個城隍。今汕頭南澳島原屬饒平信寧都,據傳南澳城隍為南澳第一任副總兵白翰紀,也有人認為是宋代曾任廣州南海主簿的蘇緘;黃岡城隍為潮州知府郭春震;所城城隍為東門百戶顧實;而潮州府的城隍,據說是明嘉靖潮州知府何寵及清道咸間知府吳均。上述所有城隍,生前的官位級別都沒有朱英高。

綜合以上三點,「饒平城隍大過府」,並非虛言。

三饒的城隍廟裡,還有許多精美的壁畫、木雕、石刻、嵌瓷等等,靜待專家學者進一步的研究考察。說不定,能從中挖掘出更多「大過府」的元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