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白蘿蔔,不是筍子喔!」教保員正在教導孩子演出感動版〈哭竹生筍〉。圖/第一社福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中和發展中心,昨(12)日舉辦疫情後的第一個母親節孝親活動,也是疫情後首次召集家長與服務對象,一同參與的大型活動。
中和發展中心主任邱錦艷表示,跟以往母親節活動比較,不同之處在於這次中心邀請對象不限於母親,也邀請服務對象的「照顧者」前來參與;因為隨著服務對象的年紀增長,一起變老的父母,可能會因年長而自顧不暇,照顧的重責大任,就會轉移至可接手照顧的家人身上。
中心希望這些照顧者,也能一起同樂,所以有別於以往以母親為主的母親節活動,改為「孝親節」活動。而這次參與的照顧者,也比以往踴躍,約有20多位來到現場觀賞演出。
第一社福基金會張菁倫執行長說,活動有別於賺人熱淚的老生常談,而把傳統24孝故事改編為新24「笑」,並讓服務對象以話劇演出方式來表演給參與活動的照顧者觀賞。
這次被選出的故事有爆笑版〈鹿乳奉親〉、歡樂版〈賣身養母〉、現代版〈彩衣娛親〉、感動版〈哭竹生筍〉、搞笑版〈為母埋兒〉、實踐版〈親嘗湯藥〉等,教保員們包辦編劇和道具製作,利用拖把當假髮、衛生紙當衣領和彩球當閃電等創意發想,演出非常活潑有趣,現場笑聲不斷。
這次話劇演出,將服務對象平常在中心的學習和工作訓練日常融入劇中,讓照顧者在歡笑之餘,也能利用表演內容,了解服務對象平常在中心的作息,讓話劇演出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參與家長也在現場分享,他們發現原來自己的孩子居然也有演戲天賦,看了表演感觸良多;中和家長會朱副會長表示,感謝教保員們的付出,也以「我若不勇敢,誰為我們堅強」這句話,與現場的家長相互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