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生態綠網圖資上線 發布45條區域保育軸帶

 |2023.05.12
1786觀看次
字級
草鴞。圖/FB@林務局-森活情報站、曾翌碩提供

【本報台北訊】農委會林務局今 (12日) 宣布「國土生態綠網圖資」平台上線,全台計有45條區域保育軸帶、44個綠網關注區及多項生態地景圖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農業部未來會提升保育量能。

臺灣的淺山平原緊鄰人口稠密的都會環境,面對工程開發、農地利用轉型,棲地漸漸喪失與破碎化,但要做這麼多地方的生態調查有困難。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的「國土生態綠網圖資」上線,可以讓你秒查關注區、保育軸帶,除了有助避雷,也是保育合作的關鍵區域。

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表示,「國土生態綠網圖資」計畫於107年啟動,今天發布45條區域保育軸帶、44個綠網關注區及多項生態地景圖資,已放置在內政部TGOS地理資訊圖資雲服務平台,成為國家底圖之一。

另外,林務局於自然保育網設置「國土生態綠網藍圖」專區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0002174,供外界使用。

復興部落。圖/FB@林務局-森活情報站、道綺拍攝

林務局說明,台灣約60%的保育類野生動物與受脅植物存在受保護的國有森林以外,因此國土生態綠網以國有林事業區外的低海拔淺山地區、平地及海岸為重點區域,串連與縫補各棲地,使人口稠密地區的生態系統得以保留或恢復。

林務局指出,圖資的建置經由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林業試驗所及各界專家學者協助,盤整歷年生態調查、棲地狀況、地景資訊、各地關注議題及專家意見,完成全台生物多樣性熱區、重要關注里山地景、關注水域的分析完成,並指認44個國土綠網關注區域。

考量棲地復育與串連優先性,進一步設定45條區域保育軸帶,依主要棲地樣態,分為丘陵型、溪流型、平原型、海岸型及離島型等5種類別,指引生態棲地復育與地景空間連結的投入方向。

林務局表示,這次公開的「國土綠網關注區域」、「國土綠網區域保育軸帶」包含可供套繪的空間圖層,以及各區指認目的、棲地保育策略、需關注棲地類型與物種等資料,可提供政府各部會在國土復育整合、國土規劃、公共工程、農業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等領域運用,也能指引公私部門開發單位的工程選址,避免爭端。

陳吉仲說,農委會改組為農業部後,林務局調整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升保育量能是最大亮點,保育內容也包含國有林之外的棲地保育,圖資的發布,提供保育工作可依此空間策略有效推動。

參與圖資建置的國立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許皓捷說,過往由上而下執行保育,圖資建置後,實際運作面要注重下而上的執行,「人網」很重要。

林務局長林華慶說,未來林務局成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人力可望擴編,且原本就推動里山里海社區等生態系復育與棲地連結的重要節點工作,可整合運用,藉此培力社區在地民眾了解保育的重要並參與。

在企業推動ESG方面,光寶科技集團旗下光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海濤說,今年將布局恆春半島海岸林保育軸帶的陸蟹保育工作。

水雉爸爸一打三。圖/圖/FB@林務局-森活情報站、林青峰 攝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