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就出現 能背誦九九乘法表就能升官

 |2023.05.10
1990觀看次
字級
深圳南頭紅花園東漢墓出土的「九九乘法口訣」刻文陶磚。圖/擷取自央視新聞

【本報台北訊】小學時,數學課堂上大家一起背誦九九乘法,這回憶令人印象深刻,但你以為九九乘法表是現在才有的,但九九乘法口訣早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在歷史文物陳列館的居延漢簡展區,有一枚字跡模糊,毫不起眼的殘簡(簡號:75.19),正是兩千年前的「九九乘法表」(漢代稱為「九九術」)。現在我們利用紅外線儀器將殘簡上的文字釋讀出來。

目前發現最早的例子是出自大陸湖南里耶的秦簡;此外,在漢代邊塞的敦煌及居延等地的漢簡都有發現。

近期,中國大陸的考古學家在一批於深圳出土的陶磚上,發現了九九乘法的刻印,「九九乘法表」於漢代十分普及的見證。

大陸央視新聞《文博日曆》9日報導,這批陶磚是1981年從深圳南頭紅花園東漢墓出土,陶磚乍看平淡無奇,且十分斑駁,有約三分之二布滿菱格紋,但磚面的另外三分之一處,卻刻上了漢隸版的九九乘法。考古學家表示,這兩列文字足以證明1,800年前地處偏遠的嶺南人,就已經掌握了九九乘法口訣。

另,這塊陶磚上只刻寫著40個數字,看不見有正式的落款和署名。報導稱,這兩行字應是製磚工匠趁著磚坯未乾時刻上的,而由於泥料未乾,增加了刻寫的難度,因此字跡「頗具笨拙的萌感」。

此外,因為刻寫在陶磚上的數字有些出錯,如「七」顛倒過來,或如「三九、二九、四九」的順序錯亂,報導稱,這可能與刻工的教育水準相關。

但考古學家表示,工匠能在燒製陶磚的工作間隙,隨手寫起九九乘法表,顯示九九乘法口訣在漢代,已經廣為流傳成為「張口就來的流行歌曲」。

在漢代邊境地區出土這麼多九九相關文物,除了說明其廣泛流傳外,還有一項重要因素是「為了升官」。

中研院文章指,漢代對於邊塞基層的官吏候長、燧長的考課標準是要「能書」、「會計」和「知律令」,而能背「九九乘法表」代表官兵具有基本的算數能力,也才具備晉升資格。

報導再指,一直到西元四世紀左右,口訣才逐漸加入與「一」相關的乘法。在北魏官員賈思勰著寫的《齊民要術》中,「九九乘法表」已成為9到14歲幼童的必學篇章。約從宋代開始,口訣的順序才不再倒置,而從「一一」開始,到「九九」結束。
目前考古發現最早、最完整的九九乘法口訣表書簡,目前珍藏於大陸湖南「里耶秦簡博物館」。圖/擷取自央視新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