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濟米發霉、腐臭 政府愛心變質

史松青(台中市/文字工作者) |2008.05.19
834觀看次
字級

因應原物料與食品價格飛漲,政府為照顧弱勢民眾,責成農委會農糧署免費發放公糧給低收入戶,但部分救濟米被發現發霉、生蟲與腐臭,雖然農糧署表示,這批救濟米都是一年內檢驗合格的新米,可能是運送過程遇潮,已緊急要求全部回收重新發放。

運送過程遇潮是有可能,但運送為何如此粗糙?而且救濟米發霉、結塊、生蟲與腐臭,不能全歸咎運送遇潮,也有可能是農糧署發放公糧前,未先行檢視並剔除霉變米糧,甚至平時的庫儲管理作業,未落實定期檢視與推陳,未做好倉儲與運輸過程應注意的通風、溫度、濕度控管措施。

花生、米類、大豆等容易因倉儲推陳管理不當,導致霉變產生黃麴毒素,長期食用將使肝臟病變,引發肝硬化、肝癌等疾病。行政院衛生署曾統計,金門民眾罹患肝癌比率遠高於台灣,不僅因為當地盛產花生,從前作為反攻大陸第一線,為確保遭共軍海空封鎖時,軍民主食供應不虞匱乏,須囤儲大批軍糧,當地軍民主食多是儲存兩、三年之後才推陳的軍糧,長期食用罹患肝癌比例當然高。

政府發放公糧濟貧是出於善意,卻因執行不當反招民怨,套句謝長廷競選總統時的一句話「人民不是豬狗雞」,含有黃麴毒素的變質米糧,事實上也不宜餵食牲畜,政府不啻將低收入戶當牲畜看待,還糟蹋農民辛苦耕耘的糧食,對得起收入偏低的淳樸農民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