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澍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公布一項對穆斯林國際集會朝覲科學調查的研究結果,發現朝覲使信徒激發對世人寬容的心理效應,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這項歷時兩年的研究,以「評估朝覲的影響:伊斯蘭全球大集會的宗教與寬容意義」為主題,對朝覲者進行心理測試和訪談,研究他們朝覲歸來後在宗教和心理上產生的變化。
研究組三名主持人:大衛‧克林因斯密斯、艾西姆‧哈瓦賈、麥克‧科萊莫,自二○○六年開始對一千六百名朝覲巴基斯坦人,進行追蹤調查和測試。今年四月三人聯名公布研究結果—朝覲活動不但沒有產生「反西方」的心理影響,且有充分證據顯示,朝覲歸來的人寬容心增強了,不僅對穆斯林世界,也超越穆斯林的社會範圍。
研究也發現,朝覲對穆斯林內部團結的積極意義最明顯,表現了伊斯蘭文明不斷更新,世界各地穆斯林團結一致。
報告指出,任何一種宗教隨著時間的流傳,多少會分支演變出不同的教派。而獨特的朝覲在伊斯蘭世界消弭時空的距離,進而產生強大凝聚力,減少教團的分歧裂痕;尤其共同一致的禮儀,使不同國籍穆斯林感受到終究是一家人,因此更加互相諒解、寬容,縮小了彼此間差異性。例如巴基斯坦人,就分屬許多種族、部落和教派,但在朝覲中他們都走在一起,種族和文化差異縮小了,還認同彼此是平等的。
此外,朝覲過程是一種精神氣氛濃厚的集體活動,沒有政治性,也沒有地方習俗的迷信色彩,對婦女也很寬容,承認她們在真主面前的平等人格,應受到與男性一樣的文化教育和工作待遇。
每年有超過二百五十萬穆斯林從一百五十多國湧向沙烏地阿拉伯麥加聖城朝覲,大多數人在沙國停留逾一個月,不論教派或教法學派、種族、膚色乃至民族文化,他們穿同樣的衣服,參加同樣的禮拜、功修禮儀,遵守同樣作息時間,在麥加和麥地那等地參觀聖蹟,全神貫注使心靈得到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