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在欉黃ㄟ」未必好吃 採收時程影響果肉滋味

 |2023.05.01
2042觀看次
字級
「在欉紅」的愛文芒果。圖/農委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每年「立夏」就是芒果上市的時候,芒果品種眾多,採收成熟度攸關果實品質優劣,農委會高雄區農改場表示,常聽到「在欉黃ㄟ檨仔 品質尚好」,但提醒農有不要只迎合「在欉黃」需求,更應了解品種適採期特性的差異,除可減少果實因果肉生理劣變的損失,消費者也可嚐到芒果的好滋味。

農委會高雄農改場長戴順發表示,芒果俗稱「檨仔」,是高人氣夏季水果,也是烘培、加工、冰品等業者愛用的限定季節食材,每年出口值將近6億元,為台灣重要外銷農產品之一。

芒果也為更年性水果,果實在樹上生長發育近成熟時會自行產生乙烯,使果皮轉成亮麗的紅色或金黃色、果實硬度下降、糖度上升等後熟現象,當這些現象出現時,即表示果實品質達到最高。

生產上則常以外觀容易判別的方式,如以果皮轉色作為採收「在欉黃」的指標,內銷 的愛文芒果即是如此,但其他品種如金煌、玉文、凱特、金蜜、台農1號等,「在欉黃」果實的果肉則容易發生壞疽或產生異味、水浸狀等過熟現象,而失去食用的商品價值。

金煌綠熟果經人工催熟轉成金黃色。圖/農委會提供

因此,上述品種的芒果建議採收已達生理成熟度的綠熟期果實,再利用乙烯產生器或碳化鈣產生乙烯或類似氣體進行催熟、催色,以降低果實過熟或發生裂變的損失,並維持芒果消費的最佳品質。

戴順發指出,芒果花穗上的小花數千朵,開花、著果及果實生長的時間各不同,果實成熟度則參差不齊,若採收成熟度低的果實,果實糖度不夠、無香氣,失去商品價值;採收太熟果,又擔心果肉劣化、櫥架壽命短。

戴順發說,農民在推估採收時程,可根據芒果開花的時間推算果實發育的時間,避免過早採收,如金煌的果實於花後100至120日(約7到8分熟)為適採適期;或觀察果實外觀型態、果皮顏色等特徵,如夏雪、台農1號、金蜜等芒果果實飽滿、果肩微突或果頂圓鈍,且果皮略轉黃綠色則為適當採收成熟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