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遶境後遺症 「穿對鞋」防足底筋膜炎

陳玲芳 |2023.04.30
918觀看次
字級
骨科醫師指出,跟隨媽祖遶境或類似因長時間走路及站立而產生不適患者,建議應靠「穿對鞋」來減輕壓力,預防足底筋膜炎。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醫師指出,每回媽祖遶境後,中南部各大醫院會出現一波「腳痛」病人,如何防此「後遺症」?建議民眾應靠「穿對鞋」來減輕腳底壓力,同時提示挑鞋4重點,以防足底筋膜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張訊指出,類似因長時間走路及站立而產生不適的患者,常見症狀主要分為腳底、腳踝與小腿三部分。

腳底,大部分是走久了出現疼痛感,主要為「足底筋膜炎」。大部分人的腳底為弓型構造,有一條足底筋膜,類型弓弦的功能,具有彈性,可能因年紀增長而逐漸失去彈性,或是走太久而彈性疲乏。

4重點幫你挑對鞋

張訊表示,腳痛患者以「腳跟疼痛」居多,約占7成,另有3成則是痛腳底前段。他建議,此類患者要靠鞋子來減輕腳底壓力,挑選鞋子重點如下:

1. 氣墊鞋:鞋底厚一點,減少著地的壓力。

2. 鞋尖側面看起來略翹:稍微可緩衝著地的壓力,起步時不需太用力。

3. 鞋底內側加足弓墊:腳是弓型,踩地時前後都貼地,中間部分卻懸空,踩地時可能拉扯到足底筋膜,可靠足弓墊來緩衝。至於足弓墊該怎麼選?因人而異,不是「貴」就好,判斷標準是「足弓服貼、手指伸不進去」,像踩在沙灘裡,有助分散足弓壓力。而扁平足或高弓足者,可能需要特別訂製。

4. 鞋背軟硬適中。

骨科醫師提示四重點,幫民眾「挑對鞋」。但「扁平足」或「高弓足」者,可能需要特別訂製。圖/pexels

張訊說,腳踝類似「避震器」功能,側面不太能動,因此「韌帶」很容易受傷,如打籃球「翻船」者,就是扭傷韌帶。

遶境需長時間走路,腳踝兩側會疼痛,多半是韌帶發炎。建議選擇兩側較高的鞋子,如籃球鞋,兩側包覆性高,比較不會拐到。

磨損歪邊鞋別再穿

試鞋時,鞋跟後方要能伸入1、2根手指,側面則要緊密。注意鞋子後方不要太高,以免卡住阿基里斯腱,腳跟容易磨破皮。

此外,可觀察自己穿很久的鞋子,鞋底磨損如果歪一邊,表示腳著地時偏向那一側,多數人都是內翻,鞋跟外側磨損較嚴重。已經磨損到歪一邊的鞋子就不要再穿了,否則容易拐到腳。

至於小腿,主要是俗稱「鐵腿」問題,多半是因「靜脈曲張」。遶境信徒多為五、六十歲中年以上,除肌肉痠痛,可能原本就有靜脈曲張或栓塞問題,因此建議「量力」而為,以免受傷。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如果壓力太大,血液會推不回心臟。」張訊提醒,遶境走了一天,回到休息處,應將雙腿抬高,若沒消腫,就表示負荷過大。

單純水腫,可以熱敷,如果壓腳底很痛,就屬於急性發炎,必須冰敷。若不確定是急性或慢性發炎,可嘗試泡溫水,若腳伸進去受不了,就表示是急性期,建議中斷行程,立即就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