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時雍
我的桌前牆上,張貼有一張電影明信片,蓊鬱深邃的森林前,一抹全白的背影。那是拍攝坂本龍一的紀錄片《CODA》,以樂曲結構的「終章」為名。電影記錄下311東日本大震災後,音樂家為義演,重返福島墟地,亦為尋訪一架受海嘯之創的鋼琴。與此同時,卻獲知自己罹患咽喉癌的訊息。
開場一幕,坂本龍一輕輕撫觸著琴身木紋,仔細查看受海水侵蝕的內裡琴弦,而後,在斑駁受潮的木鍵上,彈出新的音樂。原來人為的樂器,歷劫而狀似壞朽,對音樂家而言,卻反而像返還它原本木質自然的聲音。整部影片由此貫串著環境之傷、反核的意志,與個人承受的癌病,如互喻,同時呈現他接續配樂《神鬼獵人》以至創作《Async》的心境,重新採集、歸返世界的聲音,雨水、林葉、鳥鳴。
2018年7月,我在林肯中心的華特瑞德戲院看完放映。印象中,劇院裡預告秋天將有一場音樂家出席活動,遺憾那時我們已離去城市。在散場檯前,帶回一張明信片為念。居於美國最後月餘,經常便走在電影中的街景,中年後的坂本龍一在此定居。
想想,最初也是〈聖誕快樂,勞倫斯〉吧。研究所曾有一年,我獨自住在中壢。暑假期間,參加學校的現代舞工作坊,上午舞蹈課,午後則由同學們排練。排舞時經常反覆聽到一段鋼琴輕盈迴旋的旋律。兩周最後呈現完,我不禁找編舞的同學詢問,選用是什麼音樂?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坂本龍一的名字。
原來,曾經大學電影社看過的《御法度》已曾相遇。又或是日後的《東尼瀧谷》、《火線交錯》的〈Bibo No Aozora〉、《神鬼獵人》。更多是一張張收藏著他的演奏專輯《1996》、《Playing The Piano》、《Three》……
2022年底,坂本龍一舉辦了一場線上音樂會,後釋出〈聖誕快樂,勞倫斯〉單曲影像。在黑白映畫中,更瘦削的他,專注地觸擊著音符,指尖同一段旋律,又有著迥異地更靜寂的感受。而後他透過一則標題「訊息」的影片,向聽眾說,從癌病復發後,體能似已不能再進行現場的演奏,但透過錄影,藉著東京NHK總部內509錄音室,希望錄製像一場現場音樂會。最後並說:「希望你會喜歡,享受吧!」
我一遍一遍重播著演奏,回想起《CODA》中,他返回受創後的福島,為民眾演奏同一曲目,彷彿祝福,想起在排練場的幾周午後,光線和旋律,年輕,明亮亮。想起這幾年在他的音樂中寫作,間隔時抬頭望向窗外,不經又會看到張貼卡片上蓊鬱的森林,走出林肯中心是靜寂的街道。
二月,坂本龍一發行了病中日記的專輯《12》。感覺才進入嶄新的樂章。三月將盡的時候,傳來了音樂家東京逝世的消息。Ars longa, vita brevis. 芸術は長く、人生は短い,哀悼的文字,最後留給了我們卻也像靜靜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