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紅圈處為染病稻作。示意圖/嘉縣府提供
【本報嘉義訊】清明節是稻熱病好發時期,嘉義縣農業處目前尚未發現稻熱病案例。農業處表示,往年嘉義縣最早發生地區在民雄鄉靠山的平地,近日觀察田地周圍稻叢都無發現紅褐色病斑,提醒農民加強巡視,減少使用氮肥、加添含矽元素資材,強化植物抗性。
農業處表示,稻熱病好發於連續高溼度的環境,氣溫劇烈變化時更加嚴重,尤其好發在高氮肥、密植且通風不良的稻田。
農業處提醒,應注意使用展著劑,避免植株受損,也可施用非化學農藥誘導抗病資材,中性化亞磷酸1000至1500倍、矽酸鉀1000倍稀釋液等進行預防。
農業處指出,稻熱病初期,葉片會出現紅褐色或暗綠色病斑,隨著病勢進展,病斑會呈現紡錘狀且病斑周圍為黃色,中間為灰褐色,有時會造成葉片黃化。
農民需隨時留意田地周圍稻叢是否有紅褐色病斑,若發現病斑應即時進行防治,移除秧砧,避免田間感染擴散。
農業處建議,減少過度施用氮肥,避免植株過度徒長,葉壁變薄,降低對病害的抗性,也可以加添含矽元素的資材強化植物抗性,相關資訊可上植物保護資訊系統、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網站查詢,並遵照其稀釋倍數及安全採收期規範。
圖中紅圈處為染病稻作。示意圖/嘉縣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