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沙鹿區公所辦理「在地特色小旅行—沙鹿好玩吧」,導覽解說南勢溪生態。圖/市府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為打造城市特色,台中市文化局推動「區公所社造中心計畫」,透過區公所就近陪伴在地社區,整合各社區資源來建構地方生活圈,經長年深耕,成功培力近9成公所扮演「地方整合者」角色,推展社區營造,像是烏日區公所陪伴3個社區設計「社區文化代表圖像」,透過圖像化方式帶出地方特色。
文化局表示,歷年各區公所社造中心累積豐碩成果,像烏日區、大雅區、西屯區等7間區公所提案就獲計畫經費,不僅培力社區營造點從培訓、提案、執行到核銷結案,更結合在地特色規畫辦理行動方案,行銷社區特色與文化。例如沙鹿區公所設計的「在地特色小旅行」,就以遊程及體驗活動帶領大眾認識沙鹿;梧棲區公所則舉辦「梧棲老街舊車埕走跳市集」,透過主題月活動,呈現東南亞飲食文化等創意市集內容。
文化局說明,申請計畫除需成立輔導團隊,並進行社區盤點及輔導社造點外,亦鼓勵「推動公民審議」、「形塑地方特色」等,以廣邀社區居民參與討論社區事務、建構與活化在地知識學,或推動多元文化議題及跨域合作串聯,計畫內容將由文化局邀請專家學者,針對計畫可行性及成效展現等評分來核定。
今年度「社造中心計畫」也宣告於即日起跑,收件時至4月14日止,開放各區公所提案,共同打造宜居城市。文化局表示,希望透過區公所社造中心的遍地開花,來整合地方資源及社區量能,共創美好文化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