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建設局與台灣自來水公司,近幾年攜手推動自來水老舊管線汰換,並導入新型科技檢漏技術,透過「AI人工智慧測器」建構資料庫,配合透地雷達,協助檢漏人員判斷肉眼無法透視的地底情形。圖/市府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水情不佳讓節約水資源格外重要,由於早期設置的自來水管線已陸續達到需要更換汰管的年限,為降低漏水造成民生不便,台中市建設局與台灣自來水公司,近幾年攜手推動自來水老舊管線汰換,並導入新型科技檢漏技術,透過「AI人工智慧測器」建構資料庫,配合透地雷達,協助檢漏人員判斷肉眼無法透視的地底情形。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自來水屬於加壓式壓力管路,在管材逐步老舊情況下,壓力供水可能會造成自來水管線漏水及爆管情形。為顧及民生使用需求,市府與水公司逐步推動汰換老舊管線,採用最新科技檢漏技術,即時掌握尚未汰管的管線,並處理漏水情形。
水公司第四區管理處長王亮中表示,為有效降低漏水率,水公司與中市府攜手合作運用「新型科技檢漏技術」,可透過AI人工智慧測器建構資料庫,去年7月試辦至今已建置約5千筆寶貴資料,讓測漏作業事半功倍。
建設局表示,傳統自來水檢漏工作全仰賴檢漏人員人工判斷,且人工檢漏費力耗時,如果導入「新型科技檢漏技術」,以AI人工智慧測漏器、多點相關儀及水聽探頭等先進儀器檢漏地下漏水,就可節約人力、提升檢漏效率與精準度,未來水公司將規畫檢漏計畫,有計畫地推動全區域檢漏,掌握自來水管線輸水情形,藉此達到災害預防、水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