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半碼再「下修GDP」 恐陷保2大戰。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央行打破市場預期,23日宣布升息1碼,主要考量通膨預期根深蒂固影響經濟發展,因此升息是持續緊縮對抗通膨壓力、維持物價穩定。但學者卻認為,目前台灣已陷入實質經濟衰退,今年GDP保2恐有困難。
大通膨時代,物價漲聲不斷,民眾生活備感辛苦,心裡不只有淡淡的哀傷,而是不滿情緒揮之不去,缺蛋、缺電、也缺水,甚麼都缺,缺的兇漲的也兇,蛋價、電價都在漲,物價上漲的力道,以食物類漲幅最大,其中又以沙拉油調漲最高。漲幅高達17.35%,高於雞蛋的11%。
學者認為,本預期央行本次「利率凍漲」機率大,且也支持央行別再調升利率,因為台灣再升息,恐使廠商營運成本攀高,當企業紛紛面臨裁員倒閉,引發家庭經濟困難、社會問題,恐是台灣「不能承受的代價」。
學者表示,出口衰退對於台灣經濟產生的影響很大,去年8月前出口金額還有400億美元以上,到今年2月只剩下310.5億元,落差高達100億美元,顯然出口商受到很重衝擊。
政府決策要考量當前面對的經濟情況,台灣出口占GDP占比高達7成,中國大陸只有2成,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韓國,出口占GDP比重也只有5成,因此全球經濟不好,對台灣的衝擊會比其他國家大。
圖/中央社
台灣遇到的狀況很麻煩,因已陷入「實質衰退」,去年第四季出口開始衰退,第一季連主計總處都下修GDP預估,且預估數值2.12%是主要預測機構中最低,也是「前所未見」,當主計總處預測是市場最低時,代表市場明顯高估了。
經濟學者更表示,2.12%這數字「應該也達不到」,預期今年GDP保2相當困難,2月出口MoM(月對月)呈現衰退,等於「2月上20天的班還比1月上15天還慘」,因此預期這時候不會再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