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蟲病潛伏期9至12天,若延遲治療可能會致死,因此若民眾出現頭痛、發燒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圖/取自台北市衛生局官網
【本報花蓮訊】清明節將至,民眾開始安排掃墓祭祖事宜,今年花東地區已有10例被恙蟲叮咬案例,醫師提醒,因孩童的併發症更嚴重,更要提高警覺,若錯過治療時間,可能併發器官衰竭。
門諾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楊子毅提醒,孩童感染恙蟲病後,症狀跟大人差不多,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等症狀。
且在叮咬處會發現重要的特徵「焦痂」,位置多半在鼠蹊部等皮膚皺摺處,若未細心找尋,難以察覺。
由於成人感染恙蟲病的首選治療用藥,不適合用於8歲以下的孩童,家長若帶孩子掃墓或旅遊活動,應做好防護措施,同時提高警覺。
在就醫時應主動告知相關旅遊史,早期診斷及治療,否則可能造成肝臟、肺部等器官的發炎,甚至嚴重併發器官衰竭,後果不堪設想。
恙蟲病潛伏期9至12天,若延遲治療可能會致死,因此若民眾出現頭痛、發燒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圖/取自台北市衛生局官網
楊子毅表示,1名10歲男童發燒多日,使用退燒藥物未見改善,父母十分擔憂,於是到醫院急診,得知孩子曾與家人一同前往山區掃墓,且在男童的手腕關節處發現有焦痂,診斷應是感染「恙蟲病」,隨即安排男童住院並給予抗生素治療,才讓病況好轉。
戶外掃墓祭祖容易接觸到恙蟲滋生的草叢環境,醫師提醒,民眾掃墓除了穿著長袖衣褲等保護性衣物,以及使用政府核可的防蚊藥劑,返家後應立即盥洗並換洗全部衣物,避免被恙蟲叮咬而感染。
楊子毅表示,雖然恙蟲病不會人傳人,潛伏期9至12天,但若延遲治療可能會致死,因此若民眾於掃墓後1至2周內,出現頭痛、發燒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