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 台灣拚成為重鎮

曾博群 |2023.03.23
929觀看次
字級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昨舉辦2023台灣半導體產學論壇,現場聚集100多位產官學研意見領袖參與。主委吳政忠表示,台灣半導體業要「居高思危」,IC設計是未來產業應用源頭,台灣得「補強」,國科會將在歐洲設立IC設計前進基地,吸收國際人才後送台灣,將爭取預算、跨部會合作,拚2035年之前,將台灣打造為國際IC設計重鎮。

居高思危  優勢擴至多領域

吳政忠表示,近年半導體產業將台灣推上國際舞台,台灣半導體有3至5年優勢,台灣若不把握這機會、走得更遠,也會成為危機,「居高要思危」,把半導體優勢擴散到汽車、電腦、精準健康、食醫住行等領域。

他指出,IC設計是所有產業應用的源頭,IC設計成本也會愈來愈高,光是靠本土創投資金還不夠,期望打造IC設計產業一條龍模式,吸引國際人才進到台灣,國際資金就有機會跟著挹注台灣。

吳政忠表示,台灣正處於半導體產業向上突破的最佳契機,國科會積極偕同相關部會,緊密結合研發、IC設計、晶片製造,規畫2035半導體科技與產業布局;同時規畫未來在台灣打造國際IC設計訓練基地,另外也將擴大投入先進製程與新興IC設計應用研發與產業補助。

目前台灣半導體製造和封裝都是世界第一,占全球營收過半;聯發科資深副總陸國宏昨在會中表示,台灣IC設計產業為全球第二大,占全球IC設計營收比重約2成。2022年全球IC設計業營收估達2154億美元。交大電子研究所教授李鎮宜則說,IC設計產業在2021年產值首度突破1兆元,他預估2030年將突破1.5兆至2兆元,占全球產值5成。

台積電處長張孟凡昨點出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3大挑戰,包括前瞻研究、產學落差與人才不足,前瞻研究與人才培育有賴產、官、學界長期共同努力。

STEM人才減少  面臨最大挑戰

陸國宏指出,人才培育是IC設計產業面臨最大挑戰。台灣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人才逐年減少,與美國、歐洲、中國大陸及南韓相比,台灣是唯一理工人才減少的國家,這是一大隱憂,有待政府、教育界、產業界共同努力,鼓勵性向適合的年輕人投入IC設計產業,包括具有冷靜特質的女性工程師。

國科會也發表3項重要亮點成果,包括提早布局次奈米尺度的Å世代半導體,如台大擬態中心博士朱明文藉此將檢測精度極限推進至3皮米(千分之3奈米,並聚焦於更高頻、耐高壓的化合物半導體元件,以及關鍵新興晶片布局Al晶片運算與通訊晶片設計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