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交易在國內大行其道,行政院已決定由金管會作為虛擬貨幣防制洗錢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未來在台灣設立貨幣交易所,必須遵守相關規範。圖/美聯社
【本報台北訊】虛擬貨幣交易在國內大行其道,但主管機關經多年討論始終沒有定論,行政院昨表示,虛擬貨幣和虛擬資產是不同概念,由於現行虛擬通貨平台被當作洗錢工具,行政院已決定由金管會作為虛擬貨幣防制洗錢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未來在台灣設立貨幣交易所,必須遵守相關規範。
不過,行政院表示,虛擬貨幣不單只是洗錢工具,也可能會形成消費糾紛,是否應該要納管,各國做法不同,都要持續研究中,若有確定會對外說明。
最快月底設專法
官員指出,目前傾向採取階段性監理強度,首先,由業界自律規範先行,同時金管會持續蒐集國際趨勢,研議未來法規走向,最終針對虛擬資產監管走向設立專法。確定虛擬資產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後,會先訂定原則性指引,再由業界公會研擬自律規範,相關方案與作法報送至行政院後,最快三月底、最慢四月初對外公布。
虛擬資產及其交易所雖預計由金管會主管,但虛擬資產態樣廣泛,如非同質化代幣(NFT)很難由金管會認定價值,不易交由單一部會處理,行政院已請數位部整理相關態樣,如何分工仍待最後拍板。官員舉例,投資及支付面較偏向金管會,但涉及與法幣交換的穩定幣可能還牽涉央行權責,至於區塊鏈、NFT等較偏向數位部或其他部會。
業界樂見被納管
國際交易所XREX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耀文表示,產業可以被政府納管是好消息,一個不被納管的產業無法長大,成長速度也慢,好的資本和人才無法對於沒被納入監管的金融產業會有遲疑,對使用者來說也是。
黃耀文說,全球第二大虛擬貨幣交易所FTX破產,導致國內投資人和加密貨幣業者受傷,這部分的監管對政府來說是重要課題。若僅監管國內交易所依然無法避免讓使用境外交易所的投資人遭遇風險和損失,也無法避免下一次的境外交易所踩雷事件,因此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政府該如何明確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