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弱勢 要立足點與機會平等

路仁(北縣淡水/副教授) |2008.05.12
700觀看次
字級

去年政府推出托育政策,雙薪父母可把幼兒托育給有證照的保母照顧,政府每月補助三千元,政策並設有排富條款,以照顧弱勢族群。

但兒童福利聯盟在母親節前夕,發表調查報告,發現多數弱勢家庭因請不起保母,把幼兒交給親人照顧,喪失領補助的資格,原要照顧弱勢的托育政策,卻造成不公平。

國際原油高漲,政府凍結國內油價,以減輕人民負擔,卻讓中油虧損,等於是用國庫補貼,但開大車的富豪用油最多,反而受惠最多,造成不公平。

如果國庫是個水庫,賦稅制就是控制水流進入家庭的開關,調整開關即可分配水量,若從其他管道救助弱勢家庭,就像另外雇卡車送水到家,既不公平又沒效率。準副總統簫萬長提出的「負所得稅」政策,就是在補助弱勢家庭,確保其社會立足點平等,不失可行之計,只是如何精算出家庭所得(包括攤販收入等),應是最大的挑戰。

家庭的立足點平等後,政府就該創造機會平等的天空,給每個家庭天梯,讓弱勢小孩可靠努力爬成繁星。但以教育政策為例,多元入學管道不公平,造成弱勢學生無梯可爬,政府不整修天梯,卻闢出繁星與南星計畫的捷徑,繁星引發假成績事件,南星也恐會引發父母假離婚,製造假單親、假弱勢的事件,這些捷徑只會培育假繁星而已。

政府公平給予家庭水源與天梯後,許多家庭仍會遭逢風雨,此時就要如國父所言,靠道德力量來解決,所以新政府不要學舊政府,和李家同教授搶著課輔弱勢學生,和慈濟搶著送米給弱勢家庭,而要放手讓慈善團體幫助弱勢族群,讓人與人互助,讓社會走向愛的良善循環中。

如果新政府能回歸國父思想,從立足點與機會平等的角度解決社會問題,台灣才能成為公平有人情味的國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