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銀行 文/露 |2023.03.13 語音朗讀 123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琪琪圖/琪琪圖/琪琪 文/露 過年圍爐、開工春酒、端午中秋、耶誕派對、年終尾牙……現代人似乎一年到頭都有慶典活動!常聽老一輩的爺爺奶奶訴說在過往的貧困歲月裡,一年當中只有過年期間,才有稍微豐盛的佳餚得以享用,而所謂佳餚,也不過是多了一道炸年糕或菜頭粿,就足以讓小孩們歡天喜地。對比之下,現今社會常有的豐盛佳餚反而成了滯銷品、拜拜節慶用的發糕和水果放到發霉、糖果餅乾還沒開封就已過期……您們家是否也經常存在著這些狀況呢?這些景象不是只有在年節期間出現,而是早已不知不覺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充裕、物資豐饒的我們,對於廚餘與浪費已司空見慣、麻木不仁。我們卻沒有看到,在世界的角落,飢與渴的苦難正折磨著無助的人們,即使我們察覺到了,也常常在下一秒就被欲望牽著鼻子走了!浪費食物 多過飢荒根據世界糧食組織統計,2022年地球上的饑荒人口已超過8.7億人,每分鐘就有超過10人挨餓而死,諷刺的是,世界上有超過1/3的食物被浪費掉。這個難以置信的數字真實的存在著!為此,法國政府制訂了一項新法:禁止超市隨意丟棄庫存食品,改由捐贈慈善機構與食物銀行。食物銀行,沒錯!這是個好點子!它是拉起「剩食(多餘)」與「飢餓(需求)」兩者間友誼橋梁的助手。由其英文Food Bank可知,就如同到銀行提款一樣,它提供需求者或團體提領食物,只是存與領是不同的人。我們都知道,美國是食物浪費第一大國,但其實它也是最先成立食物銀行的國家,早於1967年就誕生了。至今,世界各地發展出不同形式的類型,例如統一募集物資,分送給社會福利機構或需求的民眾。收集的來源包含量販、超市、便利商店、菜市場、學校……等。也有定點與定時,將募集到的食物,分發給有需要的人。因應不同的需求,不再限定是「食物」銀行,更發展出「實物」銀行,捐贈多餘的物資、文具等用品,讓物品有被生產與利用的價值。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多元化的發展,例如針對弱勢族群提供支援,像是低收入戶的學童課輔、長幼關懷、個案的保護……等。這個社會不乏善心人士,只缺乏適當的管道與契機!知福惜福 善心分享來說說台灣吧!台灣的浪費程度在亞洲是數一數二的(這種排名似乎不值得驕傲)!而第一家食物銀行是成立於1997年的「青年和平團食物銀行」,創辦人只是心中閃過的一個念頭:應該把麵包店要丟棄的食物送給需要的窮人吃!於是付諸行動。食物銀行對分配不均的資源重新做了好的分配與整合,讓消耗不完的即期品有了惜福的機會,世界上也有愈來愈多人發揮愛心,持續努力著。然而這只是對經濟困難的人們暫時性的支援,期許貧困者能夠自立自強,而有能力的消費者能夠珍惜食物,才是長久之計!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在食衣住行中,知足惜福,不貪心,珍惜可貴的地球資源吧! 前一篇文章 郭橐駝種樹故事 下一篇文章 食物變廚餘之後……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古老金幣古羅馬寶藏故事撒網與捕魚蜘蛛動物有哪些捕魚高手?諾貝爾獎最接近數學一次?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作者其他文章原生生物智能人形機器人想青春永駐 可自下指令?蘑菇培育員 切葉蟻蝴蝶翅膀上神奇鱗片自然界有食糞一族